天安字典

《江上闻笛》

时间: 2025-04-27 01:08:31

诗句

谁为梅花怨未平,一声高唤百龙惊。

风当阊阖庭初静,

月在姑苏秋正明。

曲尽绿杨涵野渡,管吹青玉动江城。

临流不欲殷勤听,芳草王孙旧有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08:31

原文展示

江上闻笛 谭用之 〔唐代〕

谁为梅花怨未平,一声高唤百龙惊。 风当阊阖庭初静,月在姑苏秋正明。 曲尽绿杨涵野渡,管吹青玉动江城。 临流不欲殷勤听,芳草王孙旧有情。

白话文翻译

谁在为梅花的哀怨不平,一声高亢的笛声唤起了百龙的惊醒。 风在宫廷中初静,月亮在姑苏城中秋夜正明亮。 曲终时绿杨树荫下的野渡,笛声吹动青玉般的江城。 临水不愿殷勤地聆听,芳草与王孙的旧情依旧。

注释

  • 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
  • 百龙惊:比喻笛声的震撼力。
  • 阊阖:古代宫门名,这里指宫廷。
  • 姑苏:苏州的别称。
  • 绿杨涵野渡:绿杨树荫下的野渡口。
  • 青玉:比喻江水的清澈。
  • 芳草王孙:指旧时的友情或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谭用之,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运用自然景物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听到江上传来的笛声时所作,通过笛声引发的联想,表达了对梅花坚韧品质的赞美和对旧日情感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笛声这一媒介,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紧密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对旧日情感的怀念。诗中“一声高唤百龙惊”形象地描绘了笛声的震撼力,而“月在姑苏秋正明”则烘托出宁静而明亮的秋夜氛围。结尾的“芳草王孙旧有情”则巧妙地点出了诗人对旧日情感的深深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谁为梅花怨未平:诗人以梅花为喻,表达了对某种未平的哀怨的共鸣。
  2. 一声高唤百龙惊:笛声高亢,震撼人心,比喻其影响力之大。
  3. 风当阊阖庭初静:宫廷中风初静,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4. 月在姑苏秋正明:秋夜的姑苏城,月亮明亮,增添了诗意。
  5. 曲尽绿杨涵野渡:笛声结束时,绿杨树荫下的野渡口,景象宁静。
  6. 管吹青玉动江城:笛声如青玉般清澈,吹动了整个江城。
  7. 临流不欲殷勤听:诗人不愿过多地聆听,暗示了内心的复杂情感。
  8. 芳草王孙旧有情:旧日的情感依旧,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百龙惊”比喻笛声的震撼力,“青玉”比喻江水的清澈。
  • 拟人:如“梅花怨未平”赋予梅花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风当阊阖庭初静,月在姑苏秋正明”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笛声引发的联想,表达了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对旧日情感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情感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
  • 笛声:象征情感的传递和震撼。
  • 月亮:象征宁静和明亮。
  • 芳草:象征旧日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百龙惊”比喻的是什么? A. 笛声的震撼力 B. 梅花的美丽 C. 月亮的明亮 D. 风的宁静

  2. “芳草王孙旧有情”中的“王孙”指的是什么? A. 诗人自己 B. 旧日的友人 C. 宫廷中的贵族 D. 梅花的别称

答案: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同样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 李白《静夜思》:以月亮为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相比,谭用之的《江上闻笛》更注重情感的抒发,而杜甫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谭用之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其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依韵和王景彝对雪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九天池 答王君石遗包虎二轴 颍上得鲤鱼为脍怀余姚谢师厚 送罗职方知秀州 雪後资政侍郎西湖宴集偶书 哭王几道职方三首 其二 送徐无党归婺州 送鲁玉太博挽词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齊字旁的字 新书 锡响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漱濯 包含癖的词语有哪些 丑人多作怪 烟不出火不进 心忙意乱 一个巴掌拍不响 赤字旁的字 停藏 丨字旁的字 别置一喙 鼓字旁的字 耒字旁的字 包含轼的词语有哪些 江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