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8: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8:27
和始平公郡斋偶书二首 其一
作者:司马光
文武从容两有馀,
公槐将幕往来居。
已安四海如三杰,
欲散千金比二疏。
今日监边亲跪毂,
佗年入殿赐乘车。
武侯暂为苍生起,
长忆隆中卧旧庐。
这首诗描绘了文武双全的理想,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诗中提到,文与武都有过人的才华,公槐的官府来往频繁,安稳四方的局面如同三位杰出的英才。想把千金散尽,去比拟二疏的清白。今天监边的我,亲自跪在车前,想起将来能入宫受封的期盼。武侯曾为苍生起而奋斗,我常常怀念他在隆中隐居的往昔岁月。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史学家。他主编的《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编年体史书之一,书中反映了他的政治理念和历史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革之际。诗中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寄托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和对国家未来的希望。
司马光的这首诗将文武双全的理想与历史人物的崇拜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他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关怀。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表达了对安定局势的渴望,展现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人生观。
诗的开头“文武从容两有馀”,便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强调文才与武力的并重,显示出理想政治应具备的全面性。而“公槐将幕往来居”,则暗示着理想中的政治环境应该是和谐而安定的,公侯之间的来往象征着良好的政局。接着提到“已安四海如三杰”,将安定的局势与历史上的三位英雄人物相提并论,进一步强调了对历史功臣的尊敬。
诗中“欲散千金比二疏”,表明了作者愿意挥霍财富以求得清白的志向,反映出对名利的淡泊与追求理想的坚持。最后两句提到的“武侯暂为苍生起,长忆隆中卧旧庐”,不仅仅是对诸葛亮的缅怀,也是对那些为国家安定而努力的人们的敬仰。通过对武侯的回忆,表达了对理想政治家的期待与渴望,情感深厚,意境悠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安定的渴望和对政治理想的坚定信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文武从容”指的是什么?
A. 只说文才
B. 只说武力
C. 文才与武力兼备
D. 无关紧要
“欲散千金比二疏”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A. 渴望名利
B. 对清白的追求
C. 对财富的珍惜
D. 对权力的渴望
“武侯”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孙权
B. 刘备
C. 诸葛亮
D. 曹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司马光的诗更加强调对历史人物的崇拜和国家安定的愿望,而王维则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但侧重点不同,前者更政治,后者更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