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水碓》

时间: 2025-04-30 16:40:50

诗句

绕岸车翻水碓鸣,准於舂事亦经营。

斯民惜费盖如此,力役从今莫漫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0:50

原文展示:

绕岸车翻水碓鸣,准於舂事亦经营。
斯民惜费盖如此,力役从今莫漫征。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思是:水碓在岸边轰鸣,和舂米的事情也有联系。这些百姓如此节约费用,从今往后就不要再随意征发劳力了。

注释:

  • 水碓:水碓是一种利用水力驱动的磨米工具。
  • 舂事:舂米的工作。
  • 斯民:这些百姓。
  • 惜费:节约费用。
  • 力役:劳力和工作。
  • 漫征:随意征发。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典故,但反映了宋代社会对劳动与经济的重视,尤其是对民众生计的关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刚中(约公元1080-1160年),字子扬,号石屋,宋代诗人,诗风清新,注重生活的真实描写。他的诗作多关注社会民生,反映当时的经济与政治状况。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水利和农业经济的重视,强调了节约资源与合理利用的重要性,同时对民众的生活状态表现出深切的关怀。

诗歌鉴赏:

《水碓》这首诗以水碓作为切入点,描绘了水碓轰鸣的场景,展现了乡村劳动的情景。诗中通过“绕岸车翻水碓鸣”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水碓的运作,传递出一种生动的劳动气息。接着,诗人进一步指出水碓与舂米之间的关系,暗示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斯民惜费盖如此”,诗人对百姓的辛勤劳动表示认可,强调了节约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民生的关注。最后一句“力役从今莫漫征”,则是对统治者的呼吁,希望他们能够合理征发劳动力,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表现了诗人对民众生活的关切,传达了一种对勤劳与节约的赞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绕岸车翻水碓鸣”:描绘水碓轰鸣的情景,展现了劳动的生动场面。
    • “准於舂事亦经营”:指出水碓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强调其重要性。
    • “斯民惜费盖如此”:表现百姓对节约的重视,反映社会对经济的关注。
    • “力役从今莫漫征”:呼吁停止随意征发劳力,关心民生。
  • 修辞手法

    • 比喻:水碓的轰鸣比喻了农民的辛勤劳动。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民生的关心和对劳动的尊重,倡导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反映了作者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水碓:象征着农业生产与乡村生活,体现了劳动的重要性。
  • 轰鸣声:体现了劳动的活力与生机,传达出一种勤奋向上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水碓在诗中主要象征什么? A. 休闲
    B. 劳动与生产
    C. 战争

  2. “斯民惜费”中,诗人对百姓的态度是: A. 批评
    B. 关心
    C. 无所谓

  3. 诗中提到的“力役从今莫漫征”是对谁的呼吁? A. 百姓
    B. 统治者
    C. 工匠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对民生的关注。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表达对劳动的尊重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郑刚中的《水碓》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关注民生问题,展现了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与关切。两者都通过具体的劳动场景传达出对生活艰辛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3. 《郑刚中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王监叔 乙酉正月二十日游慈云三首 水龙吟·蓬莱风月神仙 送沿江制使姚橘州尚书自金陵赴召三首 次韵戴帅初架阁剡居四首 次韵和岳醵饮西峰寺分韵成诗十四首见寄 西江月·钱影何曾过眼 送邑簿阮杏山解任 水龙吟(代寿贾秋壑) 示王侑翁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足字旁的字 包含猿的词语有哪些 不惮强御 包含蠲的词语有哪些 角字旁的字 仰之弥高 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象戏 山苗 松菊 千妥万妥 家给民足 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硝云弹雨 麻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歹字旁的字 沙钩 败俗伤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