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0: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0:50
绕岸车翻水碓鸣,准於舂事亦经营。
斯民惜费盖如此,力役从今莫漫征。
诗的意思是:水碓在岸边轰鸣,和舂米的事情也有联系。这些百姓如此节约费用,从今往后就不要再随意征发劳力了。
此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典故,但反映了宋代社会对劳动与经济的重视,尤其是对民众生计的关心。
郑刚中(约公元1080-1160年),字子扬,号石屋,宋代诗人,诗风清新,注重生活的真实描写。他的诗作多关注社会民生,反映当时的经济与政治状况。
此诗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水利和农业经济的重视,强调了节约资源与合理利用的重要性,同时对民众的生活状态表现出深切的关怀。
《水碓》这首诗以水碓作为切入点,描绘了水碓轰鸣的场景,展现了乡村劳动的情景。诗中通过“绕岸车翻水碓鸣”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水碓的运作,传递出一种生动的劳动气息。接着,诗人进一步指出水碓与舂米之间的关系,暗示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斯民惜费盖如此”,诗人对百姓的辛勤劳动表示认可,强调了节约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民生的关注。最后一句“力役从今莫漫征”,则是对统治者的呼吁,希望他们能够合理征发劳动力,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表现了诗人对民众生活的关切,传达了一种对勤劳与节约的赞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水碓在诗中主要象征什么?
A. 休闲
B. 劳动与生产
C. 战争
“斯民惜费”中,诗人对百姓的态度是:
A. 批评
B. 关心
C. 无所谓
诗中提到的“力役从今莫漫征”是对谁的呼吁?
A. 百姓
B. 统治者
C. 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