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别刘大甫》

时间: 2025-05-01 18:15:39

诗句

欲别悲歌鸡又鸣,白头无计与刘生。

恩仇未尽心难死,独向田横岛上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15:39

原文展示: 送别刘大甫 欲别悲歌鸡又鸣,白头无计与刘生。 恩仇未尽心难死,独向田横岛上行。

白话文翻译: 即将告别,悲伤的歌声中鸡又啼鸣,白发苍苍的我无法与刘生共度时光。 恩怨未了,心事难平,我独自一人走向田横岛。

注释:

  • 欲别:即将告别。
  • 悲歌:悲伤的歌声。
  • 鸡又鸣:鸡啼鸣,暗示天亮,也象征离别的时刻。
  • 白头:指年老。
  • 无计:无法。
  • 刘生:指刘大甫,诗人的朋友。
  • 恩仇未尽:恩怨未了。
  • 心难死:心事难平。
  • 田横岛: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一个偏远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汤显祖(1550-1616),明代著名剧作家、文学家,代表作有《牡丹亭》等。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独特,影响深远。此诗是汤显祖送别友人刘大甫时所作,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无奈。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汤显祖与刘大甫分别之际,诗人感慨时光流逝,恩怨未了,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欲别悲歌鸡又鸣”描绘了离别的悲伤场景,鸡鸣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不可避免。“白头无计与刘生”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无法共度时光的遗憾。后两句“恩仇未尽心难死,独向田横岛上行”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恩怨未了,心事难平,只能独自面对未来的孤独和挑战。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欲别悲歌鸡又鸣:描绘了离别的悲伤场景,鸡鸣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不可避免。
  2. 白头无计与刘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无法共度时光的遗憾。
  3. 恩仇未尽心难死: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恩怨未了,心事难平。
  4. 独向田横岛上行:表达了诗人独自面对未来的孤独和挑战。

修辞手法:

  • 比喻:鸡鸣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不可避免。
  • 拟人:鸡又鸣,赋予鸡以人的情感,增强离别的悲伤氛围。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离别和友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忧虑,以及内心复杂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鸡又鸣: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不可避免。
  • 白头:象征年老和时光的流逝。
  • 田横岛:象征偏远和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鸡又鸣”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离别的悲伤 C. 友情的珍贵 D. 未来的挑战

  2. 诗中“白头无计与刘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情的珍视 B. 对未来的忧虑 C.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D. 对恩怨未了的遗憾

  3. 诗中“恩仇未尽心难死”表达了什么? A. 对友情的珍视 B. 对未来的忧虑 C.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D. 对恩怨未了的遗憾

答案:1. A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忧虑。
  • 王维《送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忧虑。

诗词对比:

  • 李白《送友人》与汤显祖《送别刘大甫》: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忧虑,但李白的诗更加豪放,汤显祖的诗更加深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汤显祖全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沈坦之将归溧阳值雨留吾庐久之三首 其二 陈君式大夫恭轩 平甫与宝觉游金山思大觉并见寄及相见得诗次 招元度 望锺山 示宝觉二首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十耒耜 送张甥赴青州幕 同应之登大宋陂 同陈伯通钱材翁游山二君有诗因次元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汗流满面 奸禽 剪报 牛字旁的字 孳孳砽砽 昮苍 耳字旁的字 日字旁的字 洒洒洋洋 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自始自终 垢面蓬头 教一识百 包含澍的词语有哪些 肀字旁的字 包含领的词语有哪些 少尉 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卝字旁的字 包含稻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