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寄谢饷部辽左二首》

时间: 2025-05-20 03:36:07

诗句

插汉窥关事欲多,辽阳当已失红罗。

宁前直钞开原路,止隔三岔一渡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3:36:07

原文展示:

插汉窥关事欲多,辽阳当已失红罗。宁前直钞开原路,止隔三岔一渡河。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插汉窥视关隘的事情越来越多,辽阳应该已经失去了红罗。宁前直接抄开原的路,只隔着三岔河一渡。

注释: 字词注释:

  • 插汉:指插入汉地的敌军。
  • 窥关:窥视关隘,指敌军试图入侵。
  • 辽阳:地名,今辽宁省辽阳市。
  • 红罗:可能指红色的旗帜或标志,象征着辽阳的失守。
  • 宁前: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宁远(今辽宁省兴城市)之前的地方。
  • 直钞:直接抄近路。
  • 开原:地名,今辽宁省开原市。
  • 三岔:三岔河,河流名。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显使用典故,主要描述军事形势和地理情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汤显祖(1550-1616),明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代表作有《牡丹亭》等。此诗反映了当时辽东地区的军事紧张局势。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当时辽东地区面临外敌入侵的威胁,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战局的关切和对失地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具体的地理描述,展现了明代辽东地区的紧张军事局势。诗中“插汉窥关”和“辽阳失红罗”描绘了敌军的入侵和重要城市的失守,而“宁前直钞开原路”则暗示了战事的紧迫和战略的调整。整首诗情感深沉,透露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插汉窥关事欲多”,描述了敌军频繁窥视关隘,暗示战事频繁。
  • 次句“辽阳当已失红罗”,指出辽阳可能已经失守,用“红罗”象征失地。
  • 第三句“宁前直钞开原路”,表明战事需要迅速调整策略,直接抄近路。
  • 末句“止隔三岔一渡河”,强调了地理上的接近,战事紧迫。

修辞手法:

  • 使用了象征手法,如“红罗”象征失地。
  • 使用了具体的地理描述,增强了诗歌的现实感。

主题思想:

  • 诗歌主题是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战局的关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插汉”、“窥关”:敌军的入侵。
  • “红罗”:失地的象征。
  • “三岔河”:地理上的接近,战事的紧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红罗”象征什么? A. 失地 B. 胜利 C. 旗帜 D. 河流
  2. 诗中提到的“三岔河”位于哪里? A. 辽阳 B. 开原 C. 宁前 D. 宁远
  3. 诗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A. 和平时期 B. 战争时期 C. 文化繁荣时期 D. 经济危机时期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辽东行》(明代 杨慎)
  • 《边塞诗》(唐代 王昌龄)

诗词对比:

  • 与王昌龄的《出塞》对比,展示不同朝代边塞诗的风格和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汤显祖全集》
  • 《明代诗歌选》
  • 《中国古代边塞诗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休沐寄怀 车遥遥二首 其二 鸣雁行 江南思四首寄曹毅之 其三 中林之棘 送崔子也 题大司马王晋溪先生十牛图 题黄车驾画竹 鲥鱼 鹧鸪天·酒偿春笑二豪 鹧鸪天·堂上幽人睡自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科虫体 己字旁的字 车字旁的字 鹿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鹿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避逊 金字旁的字 春开头的成语 卵结尾的成语 繁体12画的字有哪些?繁体12画汉字大全 包耳旁的字有哪些?带包耳的汉字大全 康熙字典五行属土的字大全_属土汉字解析 木阁 出舆入辇 出言有章 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赤字旁的字 统购统销 利害相关 砥名励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