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10:2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0:21:22
新桥落成偶赋
作者: 黄应秀 〔明代〕
不断溪流赴海长,
溪边几曲度舆梁。
偶过别野看渔浦,
却见飞虹跨水乡。
落日影涵千顷碧,
深秋斜照众山黄。
自怜秋隘人烟地,
乘兴时来泛羽觞。
这条不断流淌的小溪奔向大海,
溪边蜿蜒的几处曲折架起了小桥。
偶尔路过这片闲静的田野,看到渔舟停靠在水边,
不禁惊叹那道飞虹跨越了水乡的景色。
夕阳的影子映照着千顷碧水,
深秋的斜阳照耀着众多的山峦变成金黄。
我怜惜这秋天里人烟稀少的地方,
于是兴致勃勃地来此泛舟畅饮。
作者介绍:黄应秀是明代的诗人,以其清新雅致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体现对自然和人文的关注,表达个人情感与世事哲理的结合。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新桥落成之际,借此契机,诗人感受到了自然的美丽和人文景观的和谐,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这首诗呈现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意境,诗人通过描绘自然和生活场景,表达对秋日景色的赞美及对生活的感慨。开篇以溪流和小桥为引子,流畅的水流和蜿蜒的桥梁描绘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画卷,象征着生活的延续与希望。接着,诗人偶然路过的田野和渔浦,展现出一种闲适与豁达的生活态度,渔舟、飞虹的意象,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心灵的寄托。
夕阳的余晖洒在水面和山峦上,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不由得感叹秋天的深邃,感受到人烟稀少之地的孤寂与宁静。最后一句“乘兴时来泛羽觞”,更是将诗人的内心情感升华,将个人的快乐与自然的交融展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在宁静的自然中寻求心灵安宁的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舆梁”指的是什么?
诗人偶然路过的地方是?
诗中“飞虹”指代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