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5:25
寄題毛君先生蓮华峰菴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天台一萬千丈,蓮華峰在諸峰上。
峰前結屋屋打頭,獨有幽人自來往。
湖海雲遊二十春,歸來還作住菴人。
漫山苦蕒食不尽,繞屋长松为四鄰。
丹訣三千满雲笈,往来且喜無交涉。
清晨石上一爐香,此時天地皆訢合。
我衰無力供樵蘇,尚能相伴煎蒲。
但願瘦笻緣未斷,會把蓮峰分一半。
在天台山高耸入云的地方,莲华峰屹立于众山之上。
山前建有一座屋子,只有幽居的诗人时常来往。
我在湖海云间游历了二十个春秋,如今归来仍是住在这小庵。
漫山遍野的苦蕒根本吃不完,环绕屋子的是长长的松树。
三千丹诀都装满云笈,来往之间我乐于无交往。
清晨在石头上的香炉里燃着香,此时天地间都感到和谐。
我年迈无力再伐木柴,但仍能相伴煮蒲草。
只希望我这瘦弱的身体能够不致分离,能与莲峰分享一半的宁静。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希文,号石湖,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以诗词见长,作品多描写自然山水和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范成大隐居于莲华峰庵时,是他对隐士生活的描绘和感悟。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南宋时期士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这首诗开篇便以高耸入云的天台山和莲华峰引入,展现了作者所处的自然环境。诗中强调了孤独与宁静的隐士生活,表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范成大通过"独有幽人自来往"的描绘,表现出一个人独自享受山林之美的情景,与自然融为一体。
接下来,诗中提到“湖海云游二十春”,展现了作者在自然中度过的岁月。他的生活虽简单,却充满了对自然的享受,反映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通过“漫山苦蕒食不尽,绕屋长松为四邻”,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依赖和对生活的知足。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丹诀三千满云笈”,显示出他对道教修炼的向往和追求,而“往来且喜无交涉”则突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淡泊。最后两句,“我衰无力供樵苏,尚能相伴煎蒲”,表达了尽管年老体衰,仍然希望与自然相伴的愿望,展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无限热爱。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反映了范成大对自然、隐逸生活的热爱以及他追求心灵宁静的理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范成大的诗旨在传达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自在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莲华峰”位于哪个山脉?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幽人”指的是____(隐士、游子、商人)。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