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20: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20:22
燕山除馆俯池潭,
逾月羁孤苦吏贪。
遥望卢河一舍阻,
著鞭信宿次关南。
在燕山的馆舍中俯视池塘,
逾月的羁旅生活让我孤独而痛苦,官吏贪婪。
远远望向卢河,有一处客栈阻碍了我的行程,
我策马快骑,信心满满地准备在关南的驿站宿夜。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羁孤”与古代文人常有的羁旅生活相呼应,表现了诗人对官场腐败的无奈与对自由的向往。
作者介绍:洪皓,字仲明,号渔山,北宋时期的诗人,官至监察御史,因其直言敢谏而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蕴含深刻的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洪皓在外任职期间,反映了他在官场中的困惑和孤独,表达了对官吏贪婪现象的批判,以及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发池潭至卢沟河》是一首描写旅途心情的诗作,诗人在燕山的馆舍中,俯瞩池潭,感受到孤独与苦闷,这种情感正是许多文人在外任时常有的共鸣。诗的开头描绘了燕山与池潭的自然景观,透出一丝幽静之美,但随之而来的“羁孤苦吏贪”则使得诗意转向沉重,揭示了官场的黑暗与人心的冷漠。诗人远望卢河,意识到前方的旅途并不顺畅,因一处客栈的阻碍,让他倍感无奈。“著鞭信宿”一句,虽带着一丝希望,但也流露出对未来旅途的不安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与困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前半部分描绘了自然的宁静,后半部分则转向旅途的艰辛与官场的腐败,形成鲜明的对比。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官场黑暗的控诉,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与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体现出一种孤独而坚韧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观是什么?
A. 燕山
B. 黄河
C. 泰山
诗人感到孤独的原因是什么?
A. 旅途遥远
B. 官吏贪婪
C. 自然环境
诗中“著鞭信宿”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绝望
B. 希望
C. 疲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