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发池潭至卢沟河》

时间: 2025-04-27 00:20:22

诗句

燕山除馆俯池潭,逾月羁孤苦吏贪。

遥望卢河一舍阻,著鞭信宿次关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20:22

原文展示:

燕山除馆俯池潭,
逾月羁孤苦吏贪。
遥望卢河一舍阻,
著鞭信宿次关南。

白话文翻译:

在燕山的馆舍中俯视池塘,
逾月的羁旅生活让我孤独而痛苦,官吏贪婪。
远远望向卢河,有一处客栈阻碍了我的行程,
我策马快骑,信心满满地准备在关南的驿站宿夜。

注释:

  • 燕山:指燕山山脉,位于今北京市北部,是诗人所处的地理背景。
  • 除馆:意为离开馆舍。
  • 池潭:池塘,水域的意思。
  • 羁孤:指被羁留在外,孤独的状态。
  • 苦吏:指贪婪的官吏,暗指官场之腐败。
  • 舍阻:这里指客栈或驿站的阻碍。
  • 著鞭:指策马加快行程。
  • 信宿:表示有信心能够找到可以过夜的地方。
  • 关南:指靠近关口的南边,通常是通往其他地方的重要驿站。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羁孤”与古代文人常有的羁旅生活相呼应,表现了诗人对官场腐败的无奈与对自由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洪皓,字仲明,号渔山,北宋时期的诗人,官至监察御史,因其直言敢谏而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蕴含深刻的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洪皓在外任职期间,反映了他在官场中的困惑和孤独,表达了对官吏贪婪现象的批判,以及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发池潭至卢沟河》是一首描写旅途心情的诗作,诗人在燕山的馆舍中,俯瞩池潭,感受到孤独与苦闷,这种情感正是许多文人在外任时常有的共鸣。诗的开头描绘了燕山与池潭的自然景观,透出一丝幽静之美,但随之而来的“羁孤苦吏贪”则使得诗意转向沉重,揭示了官场的黑暗与人心的冷漠。诗人远望卢河,意识到前方的旅途并不顺畅,因一处客栈的阻碍,让他倍感无奈。“著鞭信宿”一句,虽带着一丝希望,但也流露出对未来旅途的不安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与困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燕山除馆俯池潭:诗人身处燕山,离开馆舍时俯视池塘,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观察。
    • 逾月羁孤苦吏贪:经历一个多月的旅途,感到孤独与痛苦,尤其是对贪婪官吏的愤懑。
    • 遥望卢河一舍阻:远远望向卢河,发现有客栈阻碍了前行的路。
    • 著鞭信宿次关南:骑马加快行程,充满信心希望能在关南找到栖息之处。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前半部分描绘了自然的宁静,后半部分则转向旅途的艰辛与官场的腐败,形成鲜明的对比。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官场黑暗的控诉,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与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体现出一种孤独而坚韧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燕山:象征着高远与清雅,代表着诗人心中理想的境界。
  • 池潭:象征宁静,但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
  • 卢河:代表了旅途的阻碍与挑战。
  • 信宿:象征着希望与追求,为旅途带来一丝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观是什么? A. 燕山
    B. 黄河
    C. 泰山

  2. 诗人感到孤独的原因是什么? A. 旅途遥远
    B. 官吏贪婪
    C. 自然环境

  3. 诗中“著鞭信宿”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绝望
    B. 希望
    C. 疲惫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与反思。
  • 王之涣《登鹳雀楼》: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与诗人的豪情。

诗词对比

  • 洪皓与李白的旅途诗对比:李白的诗常表现出豪放与洒脱,而洪皓则多了一份对社会的深思与批判,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词鉴赏手册》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暇日适值澄霁江亭游宴 寒食宴城北山池,即故郡守荣阳郑钢目为折柳亭 资阳郡中咏怀 褒城驿池塘玩月 巴南郡斋雨中偶看长历是日小雪有怀昔年朝谒因成八韵 林馆避暑 南池晨望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驸马即司空于公之子) 酬礼部崔员外备独永宁里弊居见寄来诗云图书…守山城 林塘腊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糹字旁的字 十字旁的字 前所未有 桂花 出头露面 混说白道 身字旁的字 回辟 东兔西乌 釒字旁的字 疋字旁的字 行殿 刺股悬梁 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反古 秉文经武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