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咏竹二首》

时间: 2025-05-13 13:13:16

诗句

去年种苍玉,今岁抽华簪。

初萌节已具,欲奋力未任。

雷风驱急雨,滂沱三日霖。

箨龙不许蛰,倏起腾深林。

绕径初戢戢,空篱俄森森。

吾观植物性,惭长岁月深。

此君独超轶,生来气骎骎。

伟哉岁寒种,有此特达心。

大通久不作,进尺退复寻。

对此发幽兴,作诗因自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3:13:16

原文展示:

咏竹二首
作者: 袁燮 〔宋代〕

去年种苍玉,今岁抽华簪。
初萌节已具,欲奋力未任。
雷风驱急雨,滂沱三日霖。
箨龙不许蛰,倏起腾深林。
绕径初戢戢,空篱俄森森。
吾观植物性,惭长岁月深。
此君独超轶,生来气骎骎。
伟哉岁寒种,有此特达心。
大通久不作,进尺退复寻。
对此发幽兴,作诗因自箴。

白话文翻译:

去年我种下了竹子,今春它已抽出了新芽。
刚刚萌发的节已显现,但我却无法让它茁壮成长。
雷声和风暴驱赶着急雨,连续下了三天的大雨。
竹子不允许蛰伏,迅速在深林中腾起。
绕着小径的竹子开始茂盛,空旷的篱笆也变得森然。
我观察植物的性情,惭愧于自己漫长的岁月。
这竹子独自超凡脱俗,天生有着勃勃生机。
伟大的啊,岁寒之际的种子,因有此特达之心。
大通久未生长,只能进尺退复寻。
对此我感到幽兴,因而作诗自我警醒。

注释:

  1. 苍玉:指竹子,形容其青翠如玉。
  2. 华簪:比喻竹子的嫩枝,像华丽的簪子。
  3. 节已具:竹子的节已经形成。
  4. 箨龙:指竹子的叶子,形象地称之为“龙”。
  5. 戢戢:形容竹子茂盛的样子。
  6. 骎骎:形容竹子生机勃勃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燮,字德润,号梅溪,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作著称。他的诗风多描绘自然,表现个人情感,尤其对竹子的热爱在其作品中屡见不鲜。

创作背景: 袁燮在种竹时,观察到竹子的生长过程,激发了他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思考,进而写下这首咏竹之作。

诗歌鉴赏:

《咏竹二首》是袁燮对竹子的赞美之作,通过对竹子生长的观察,表达了他对自然生命的敬仰以及自身的反思。诗中描绘了竹子的生长过程:从播种到发芽,再到茂盛的状态,展现出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和不畏艰难的精神。诗的前半部分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竹子在雷雨天气中的坚韧;后半部分则转向自我反思,表达了对自身追求的惭愧和对竹子生长的赞叹。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有对人生的哲思,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去年种苍玉,今岁抽华簪。:作者回忆自己去年种下竹子,今年它已开始生长。
  • 初萌节已具,欲奋力未任。:竹子初萌发出节,但作者感到自己无法使其茁壮成长。
  • 雷风驱急雨,滂沱三日霖。:描绘暴风雨天气,竹子在严酷的环境中仍然生长。
  • 箨龙不许蛰,倏起腾深林。:竹子在雨水的滋养下,快速成长,不愿停滞。
  • 绕径初戢戢,空篱俄森森。:竹子围绕小径,变得茂密,环境也随之变化。
  • 吾观植物性,惭长岁月深。:作者感慨植物生命的强韧,反思自己的人生经历。
  • 此君独超轶,生来气骎骎。:赞美竹子生机勃勃,超越凡俗。
  • 伟哉岁寒种,有此特达心。:感慨在严寒中仍能生长的竹子,体现了特有的气质。
  • 大通久不作,进尺退复寻。:表达对竹子成长的期盼和渴望。
  • 对此发幽兴,作诗因自箴。:因竹子的生长而激发灵感,借此警醒自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子比作华簪,形象生动。
  • 拟人:赋予竹子“腾起”的动作,生动描绘其生长。
  • 对仗:如“进尺退复寻”,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竹子坚韧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自我修养与成长的深刻反思,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子: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 雷风急雨:象征自然界的严峻环境。
  • 岁寒:象征逆境中的生存和成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袁燮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华簪”比喻什么?
    A) 竹子的嫩枝
    B) 诗人的心情
    C) 雨水
    D) 自然风光

  3. 诗中提到的“雷风驱急雨”表现了什么?
    A) 竹子的脆弱
    B) 自然的严酷
    C) 诗人的忧虑
    D) 竹子的美丽

答案

  1. B) 宋代
  2. A) 竹子的嫩枝
  3. B) 自然的严酷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咏竹》 by 陆游:同样表达了对竹子的赞美,风格迥异。
  • 《竹石》 by 赵朴初:通过竹子表现坚韧不拔的精神。

诗词对比:

  • 袁燮的《咏竹二首》与陆游的《咏竹》在表现竹子的精神上有相似之处,但袁燮更侧重于竹子的生长过程,陆游则突出竹子在风雨中的坚韧,反映出各自对生命的不同理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丑奴儿令 和李后主秋怨 丑奴儿令 郑恒求匹 寻梅四首 其三 寻梅四首 其二 寻梅十首 其八 寻梅十首 其七 寻梅十首 其六 寻梅十首 其五 寻梅十首 其四 寻梅十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竹字头的字 带心字底的字有哪些?带心字底的汉字大全 宵寝晨兴 横竖勾的汉字_带横竖勾的汉字大全 血字旁的字 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回禄之灾 以言举人 福德田 包含鳖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耸的词语有哪些 馨繁体字书写指南_掌握汉字馨的正确写法 幾字旁的字 描写美景的诗_千山万水的美景诗句赏析 咸舄 粗劣 量才器使 川字旁的字 9画起名常用字精选_9画吉利汉字推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