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0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01:46
美人雨馆夜相迎,
烛下微闻笑语声。
纤月不来眉上照,
浓云偏着鬓边行。
生憎洒砌沾罗袜,
翻喜飘窗趁玉笙。
非雾非烟劳想像,
无如密坐看分明。
在雨夜的馆子里,美人迎接着我,
烛光下隐约听见她的笑语。
纤细的月亮没有照亮她的眉头,
浓厚的云层偏偏压在她的鬓边。
我本厌恶雨水洒落在地,沾湿了她的罗袜,
反而喜爱窗外的雨声,仿佛在伴奏她的玉笙。
这不是雾,也不是烟,令人费解,
不如我们静坐在一起,清晰地观看这一切。
柳应芳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荟萃的时代。他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境著称,常常描绘生活中的点滴美好,特别是在描写女性时,透出温柔和细致的关怀。
这首诗作于一个雨夜,诗人与妓女相聚于馆中,展现了雨夜的氛围与情感的交融。在那个时代,妓女的生活和情感常常被忽视,而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赋予了她们更多的人性和温度。
这首诗以雨夜为背景,通过对美人和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出一种独特的情感氛围。开篇以“美人雨馆夜相迎”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温暖而又略显寂寥的场景。诗中的美人不仅是外表的美丽,更是内心的温柔与细腻。诗人通过烛光下的笑语声,传达出一种亲密的相处感,暗示着深厚的情感交流。
在描写自然景观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纤月不来眉上照,浓云偏着鬓边行”,凸显了夜色的沉重和美人的孤独。尽管外部环境阴沉,诗人却在细节中找到了乐趣,“翻喜飘窗趁玉笙”,把对窗外雨声的欣赏与对美人演奏的音乐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内心的愉悦与享受。
结尾两句“非雾非烟劳想像,无如密坐看分明”,则揭示了诗人对这种情感的向往与追求。在这个模糊的环境中,诗人更渴望与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强调了人际关系的真实与温暖。整体来看,诗作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丰厚的情感,既有对美的欣赏,也有对生活细节的敏感捕捉。
整首诗以夜雨为背景,描绘了人与人之间温暖的情感联系,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敏感捕捉,展现出一种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向往。
诗中提到的“美人”主要指的是:
a) 诗人的爱人
b) 妓女
c) 朋友
d) 家人
诗中通过“纤月”与“浓云”对比,表明:
a) 美人的美丽
b) 夜色的深沉与孤独
c) 雨水的影响
d) 烛光的微弱
“翻喜飘窗趁玉笙”中的“玉笙”代表:
a) 雨声
b) 美人的音乐
c) 诗人的心情
d) 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