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4 05:32: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05:32:37
山中峭壁孤绝处,
瘦树独立殊风标。
我行矫首坐叹息,
正似高人不可招。
在山中孤独而陡峭的壁面上,
一棵瘦树独自挺立,显示出它的风骨。
我走着,抬头长叹,
就像是那高人,无法被召唤。
“高人”在古代常用来指代那些隐士或有道德修养的人,通常与世俗人群保持距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然。此处的高人也暗示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徐瑞,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荟萃的时代,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自然与人心的关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徐瑞游历山林之际,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表达了对孤独和理想境界的追求。
《寻梅十首其三》通过描绘山中孤独的景象,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理想的追求。诗的开头以“峭壁”和“瘦树”设定了一个极为孤寂的环境,这种强烈的对比不仅突出了自然的荒凉,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屈。瘦树的独立成为一种风骨的象征,表明诗人对于坚韧不拔的追求。
接下来的“我行矫首坐叹息”,表现了诗人行走中的思考与感慨,抬头叹息似乎是对现实的不满或对理想的渴望。这种矫首的姿态给人一种高傲与自信的感觉,仿佛在与周围的环境抗争,然而最终却又与高人产生了联系,暗示着一种无奈与隔绝。这种高人不可招的感觉,既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力感,也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传达了深刻的哲理,令人深思,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自我价值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个体内心世界的关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和对仗等修辞手法,通过对比“瘦树”和“高人”,突显了诗人的孤独与理想的高远。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孤独环境中的思考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传达了一种孤高自守的精神追求。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表达了诗人复杂的内心情感。
诗词测试:
“瘦树独立殊风标”中的“殊”是什么意思?
A. 特殊
B. 相同
C. 轻松
D. 复杂
诗中“高人”指代的是?
A. 平凡人
B. 隐士或有道德修养的人
C. 武士
D. 商人
诗人对环境的态度是?
A. 满足
B. 无奈与渴望
C. 忽视
D. 欢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孤独的山林环境,但其情感更加宁静和理想化,与徐瑞的孤独与无奈形成对比。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则更多体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与怀旧,也能与徐瑞的理想追求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