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4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40:19
原文展示:
沈郎吟处秋风老,今代何人诗斗南。
练石补天君特妙,追云逐月我何堪。
极知才倍曹丕十,不但人如汉杰三。
欲与东湖传活法,当家衣钵付谁参。
白话文翻译:
在沈郎吟咏的地方,秋风已渐渐变老,
如今的时代,谁能与南方的诗人争斗呢?
以练石补天的技艺,君子真是独特的妙手,
而我却无缘追逐那云与月的境界。
我极其明白,自己的才能比曹丕高出十倍,
但这不仅是因为我与汉杰相提并论。
我渴望将东湖的传承法门继续发扬,
但这家业的衣钵,究竟该交给谁呢?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岳(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擅长诗歌创作,作品风格清新,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时代动荡,文人之间的交往与竞争激烈,诗人在其中感受到自身的渺小与时代的变迁,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向往与对传承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风的苍老为引子,开篇便营造出了一种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氛围。沈郎吟的地方,曾是诗歌的盛地,如今却让人感到孤独与无奈。诗人对比古今,感慨今代诗人难以与古人匹敌,表现出对当代诗坛的失望。这种失落并非单纯的自卑,而是对自身才华的认知与环境的反思。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以“练石补天”作为对比,强调自己虽有才华,但在追求理想与艺术的道路上,却感到无能为力。对曹丕和汉杰的提及,既是对自己的肯定,也暗含了对当下文人境遇的无奈。
最后两句更是深沉,诗人渴望将自己的才华与理想传承下去,却又迷茫于传承者的选择,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深思。整首诗在感伤中透出希望,彰显了诗人对诗歌与时代的深切关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古今诗人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认知与对时代的失落感,同时展现了对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既有敬仰又有无奈,体现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与对未来的迷惘。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沈郎吟指的是谁?
A. 唐代诗人沈佺期
B. 宋代诗人方岳
C. 三国时期的文学家
“练石补天”出自哪个典故?
A. 《山海经》
B. 《诗经》
C. 《史记》
诗人对当代诗人的评价是:
A. 赞美
B. 失望
C. 无所谓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方岳的《次韵徐太博》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与理想的思考,但方岳更侧重于对诗歌传承的探讨,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饮酒作乐的生活态度。两者在情感基调与表达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反映出各自时代与个性的不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