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1:1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1:14:05
我贫良亦艰,未老生白须。
策名奉常第,年已三十馀。
半生苦无几,宁不欲疾驱。
山麋野而僻,所至皆崎岖。
一登督视府,两驾太守车。
意见有不合,索去不待炊。
所以二十载,同一优侏儒。
岂如云水身,自适瓜芋区。
夕吾酒一瓢,朝吾饭一盂。
贫贱与富贵,本自无羞殊。
寄语刘伯龙,毋烦鬼揶揄。
我虽然贫穷而艰难,年纪还不算老,却已生出白须。
我考取了功名,担任了小官,但年已三十多。
半生辛苦没有几次,难道不想快点逃离这困境吗?
山野偏僻,所到之处都是崎岖不平。
我一旦登上督视府的高位,便可以驾着太守的车。
如果意见不合,就索性不再多言,连饭都不等着吃。
因此二十年间,我一直是个矮小的书生。
岂能像那云水般自在,安居于瓜田和芋地?
晚上喝着一瓢酒,早上吃着一碗饭。
贫贱与富贵,本来就没有什么可羞愧的区别。
我给刘伯龙的寄语是,别再烦恼别人的讥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方岳三十多岁时,正值人生的转折点,表达了对贫贱生活的无奈与对功名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读白诗效其体 其一》通过自述的方式,展现了诗人的生活境遇与内心情感。诗人以“我贫良亦艰”开篇,直接点出自己的困境,接着回顾了自己的求学与仕途经历,表达了对人生苦短的感慨。这种自我剖析的方式,使得诗歌的情感更为真挚。
诗中多次提到的“贫贱与富贵”,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地位的看法,认为这两者并无本质上的羞耻之分,表达了一种对物质追求的超脱。后半部分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交流,尤其是对刘伯龙的寄语,更是表达了对外界评价的不在意,显示出一种洒脱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鼓励人们在贫贱与富贵、成功与失败之间找到自我,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比如,“贫贱与富贵”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诗人对生命的独特理解;“云水身”则比喻一种洒脱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追求自由的心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贫贱生活的反思与对功名的追求,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物质与精神自由的向往,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方岳的本名是什么?
a) 方丈
b) 方白
c) 方岳
诗中提到的“云水身”意指什么?
a) 追求功名
b) 自在生活
c) 贫贱生活
诗人对“贫贱与富贵”的看法是什么?
a) 有明显的区别
b) 本自无羞殊
c) 贫贱即羞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方岳与陶渊明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有相似之处,都表现出对物质生活的淡然与对精神自由的向往,但风格上,方岳更加直白,且夹杂着对现实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