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1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15:29
咏怀二首
长卿怀茂陵,绿草垂石井。
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
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
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
镜中聊自笑,讵是南山期。
头上无幅巾,苦蘗已染衣。
不见清溪鱼,饮水得自宜。
全诗翻译:
长卿(李贺的别号)怀念茂陵(即王粲的墓),绿草在石井旁垂落。
我弹琴看着文君(指阮籍的《咏怀》),春风吹拂着我的鬓发影子。
梁王(即梁孝王)和武帝(即汉武帝)将我抛弃得如同断了的梗。
唯有一封简书留存,印着金泥,放在泰山之顶。
日日夜夜写书到疲倦,惊起了霜降落的白丝。
对镜自我一笑,岂是南山的期盼?
头上没有头巾,苦苣已经染上衣服。
看不见清溪里的鱼,饮水也自得其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贺(790-816),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以奔放激昂、情感真挚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富有音乐感,常常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
创作背景:
李贺生活在唐代中期,正值政治动荡和个人命运多舛之际。他在诗中流露出对历史的反思、对个人境遇的感慨,表达了他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无奈。
这首《咏怀二首》展现了李贺对自我处境的深刻反思,通过对古人和历史的怀念,表达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挣扎。开篇的“长卿怀茂陵”便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充满怀旧情绪的场景,绿草与石井的描绘赋予了诗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叹。
诗中“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一句,突显了李贺对权力与名望的冷漠,似乎在说即使曾经的辉煌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他将自己的文学追求与历史的无情对比,体现了他对生命短暂的深刻理解。
后半部分“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更是流露出诗人对创作的坚持与内心的无奈,写作的疲惫与霜降的意象形成鲜明对比,彰显出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充分展现了李贺对历史、生命与自我的深刻思考,是其诗歌中一种典型的情感表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个人与理想的反思,展现出李贺对人生无常的深切感悟,以及对文学价值的坚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贺的别号是什么?
A. 长吉
B. 长卿
C. 文君
D. 武帝
诗中提到的“梁王”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汉武帝
B. 梁孝王
C. 唐太宗
D. 李白
“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中的“霜”象征着什么?
A. 秋天
B. 生命的脆弱
C. 财富
D. 权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贺的《咏怀二首》与王维的《送别》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对人生无常的感叹。王维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愁苦,而李贺则通过历史的反思表达孤独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