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昆仑使者》

时间: 2025-05-04 15:04:50

诗句

昆仑使者无消息,茂陵烟树生愁色。

金盘玉露自淋漓,元气茫茫收不得。

麒麟背上石文裂,虬龙鳞下红枝折。

何处偏伤万国心,中天夜久高明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5:04:50

原文展示

昆仑使者无消息,
茂陵烟树生愁色。
金盘玉露自淋漓,
元气茫茫收不得。
麒麟背上石文裂,
虬龙鳞下红枝折。
何处偏伤万国心,
中天夜久高明月。

白话文翻译

昆仑山的使者没有音信,
茂陵的烟树也笼罩着愁苦的色彩。
金盘里的露水自然而然地流淌,
元气渺茫,难以聚集。
麒麟的背上石刻文已经裂开,
虬龙的鳞下红枝也折断。
哪里会有这样的悲伤,刺痛了万国的心,
在这漫长的夜晚,明月高悬于中天。

注释

字词注释:

  1. 昆仑:古代传说中的山,常被视为神仙居住的地方。
  2. 使者:指代从昆仑山来的使者,象征远方的消息。
  3. 茂陵:指茂陵,是汉代皇帝的陵墓,古代文人常以此地借景抒情。
  4. 金盘玉露:形容露水晶莹剔透,寓意自然之美。
  5. 元气茫茫:指天地间的元气无法聚集,形容一种无力感。
  6. 麒麟:传说中的瑞兽,象征吉祥和和平。
  7. 石文裂:指刻在石头上的文字符号破裂,象征历史的沧桑。
  8. 虬龙:龙的一种,传说中有着神秘的力量。
  9. 中天:指天空的中央,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追求。

典故解析:

  • 昆仑山:在中国文化中,昆仑山是神话传说的圣地,象征着理想和神秘。
  • 茂陵:历史上是汉武帝的陵墓,常被用来表达对历史的怀念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以其独特的个性和富有想象力的作品著称。李贺的诗多描写奇幻神秘的主题,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历史思考。

创作背景: 《昆仑使者》创作于李贺中年时期,正值盛唐的社会背景,政治动荡和文化繁荣并存,使得诗人的情感与思考愈加复杂。诗中表达了对希望与失落的深刻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多重矛盾。

诗歌鉴赏

《昆仑使者》是一首反映李贺对国家、历史与个人命运思考的诗作。全诗通过昆仑山使者的缺席,传达了诗人对国家动乱的焦虑与无奈。诗的开头“昆仑使者无消息”便设定了全诗的基调,表达了对远方消息的渴望与失落。紧接着“茂陵烟树生愁色”,以茂陵的景象映衬内心的愁苦,展现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感叹。

“金盘玉露自淋漓,元气茫茫收不得”一联,描绘了自然之美与人心的失落之间的对比,似乎流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却又感到无力把握。接下来的“麒麟背上石文裂,虬龙鳞下红枝折”则通过奇幻的意象,表达了历史的破碎与文化的沦丧,令人深思。

最后两句“何处偏伤万国心,中天夜久高明月”,通过高悬的明月,象征着孤独与希望的交织,令人沉浸在对未来的期盼与无奈中。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国家命运与历史沧桑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李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敏锐的观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昆仑使者无消息:开篇点明主题,暗示关乎国家的消息未能传达。
  2. 茂陵烟树生愁色:描绘茂陵的景象,传达诗人内心的愁苦。
  3. 金盘玉露自淋漓:自然景象的描写,象征着美好却难以把握的情感。
  4. 元气茫茫收不得:对生命力的无奈感,表达对未来的迷茫。
  5. 麒麟背上石文裂:历史的破碎与文化的失落,暗含对理想的追求。
  6. 虬龙鳞下红枝折:象征力量的衰退与美好事物的消逝。
  7. 何处偏伤万国心:提及国家、人民的痛苦,表现出对社会的关怀。
  8. 中天夜久高明月:以明月象征孤独与希望,呼应全诗的情感基调。

修辞手法:

  • 比喻:昆仑使者象征着希望与理想。
  • 对仗: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金盘玉露”、“麒麟”、“虬龙”等意象丰富,富有想象力。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自然与历史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个人内心的孤独,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昆仑:象征理想与远方的希望。
  2. 茂陵:历史的象征,承载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
  3. 明月:象征孤独与希望,寄托着诗人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昆仑使者》的作者是?

    • A. 白居易
    • B. 李贺
    • C. 杜甫
    • D. 王维
  2. 诗中提到的“金盘玉露”主要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消逝
    • B. 自然的美好
    • C. 战争的残酷
    • D. 个人的孤独
  3. “何处偏伤万国心”中的“万国”是指?

    • A. 远方的国家
    • B. 所有的人民
    • C. 消失的历史
    • D. 诗人的家乡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贺的《梦天》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贺《梦天》:同样运用了神话意象,探讨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 杜甫《春望》:通过对国家动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忧国情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李贺诗选》
  2. 《唐诗三百首》
  3.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江南春怀 金陵其二 永王东巡歌·其五 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 春思 赠崔司户文昆季 清平乐(一名忆萝月) 长相思三首 杂曲歌辞 出自蓟北门行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年高德勋 竹字头的字 一唱百和 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文章宿老 号簿 鬼字旁的字 帝牛 齿德俱尊 崭露头角 疏烟 骇结尾的成语 秃宝盖的字 龠字旁的字 病字头的字 登高望远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包含纶的成语 猵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