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7:59: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7:59:25
古悠悠行
作者: 李贺 〔唐代〕
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
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
海沙变成石,鱼沫吹秦桥。
空光远流浪,铜柱从年消。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的变化与人世的沧桑,白天的光景逐渐归于西山,碧绿的花朵在遥远的天边盛开。古今事物何处才是尽头,千年的岁月随着风飘荡。海边的沙子变成了石头,鱼的泡沫随风飘到秦桥上。空中的光影在远方流浪,古老的铜柱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作者介绍: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奇特的想象、浓厚的情感和独特的风格著称,常被称为“诗鬼”。李贺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物与人生感受,风格豪放而又细腻。
创作背景:李贺生活在盛唐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中流露出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思考,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无常的感慨。
《古悠悠行》以其细腻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李贺对时间、自然与人生命运的思考。开篇“白景归西山”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随着光景的消逝,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而“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则引发了对历史的沉思,时间的无情与事物的变迁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和哀伤。
诗中“海沙变成石,鱼沫吹秦桥”以自然现象象征人生的起伏与变迁,沙子与石头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侵蚀与变化,让人思考生命的短暂与脆弱。最后两句“空光远流浪,铜柱从年消”则以空灵的意象结束,传达出一种对未来的迷茫与对历史的追忆,仿佛在诉说着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构建了一个充满哲理的世界,让人深思熟虑,感受到李贺对生命的深切感悟与对历史的沉重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该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如“海沙变成石”是比喻,体现了时间的变迁;“铜柱从年消”则展现了对历史的哀叹。诗中意象的运用塑造了丰富的情感氛围,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自然变化及人生命运无常的感慨,反映出李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历史的追索,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哲理思考和情感体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白景归西山”意指什么?
“海沙变成石”说明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铜柱”象征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