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山中》

时间: 2025-07-27 08:40:13

诗句

结茅临水石,淡寂益闲吟。

久雨寒蝉少,空山落叶深。

危楼乘月上,远寺听钟寻。

昨得江僧信,期来此息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40:13

原文展示:

结茅临水石,淡寂益闲吟。
久雨寒蝉少,空山落叶深。
危楼乘月上,远寺听钟寻。
昨得江僧信,期来此息心。

白话文翻译:

在水边搭建茅屋,石头旁边,宁静的环境让我更加悠然自得地吟唱。经过长时间的雨水,寒蝉的叫声减少,空荡荡的山中落叶深厚。高楼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明亮,远处的寺庙传来钟声,我在寻觅。昨夜收到江边僧人的信,约定来到这里休息心灵。

注释:

  • 结茅:用茅草搭建的屋子。
  • 临水石:靠近水边的石头。
  • 淡寂:形容环境宁静而淡泊。
  • 寒蝉:指夏天的蝉,常用以象征孤寂。
  • 危楼:高耸的楼房。
  • 乘月:在月光下。
  • 远寺:远处的寺庙。
  • 江僧:指江边的僧人。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寒蝉”常用以表达孤独与寂寞的情感,而“远寺听钟”则可以引申为一种对宗教、超然境界的向往。诗中“昨得江僧信”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信任,江边的僧人可能象征着一种清净与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秘演,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反映出隐逸生活的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其诗作风格常以清新自然著称,注重意境的营造。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代,诗人可能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烦恼和困扰后,选择隐居于山中,寻求一种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诗中描绘的环境与心境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山中》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古诗,整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宁静而闲适的心境。开篇“结茅临水石”,直接塑造了一个隐居的场景,茅屋与水石的结合,描绘出一种亲近自然的生活状态。接下来“淡寂益闲吟”,表现了诗人在此处的宁静与闲适,体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久雨寒蝉少,空山落叶深”,这两句描绘了自然天气变化与环境的孤寂,久雨之后,寒蝉的叫声减少,落叶在深山中显得更加沉静,仿佛在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此时的山中,似乎只剩下自然的声音,与世隔绝。

“危楼乘月上,远寺听钟寻”,诗人描绘了高楼在月光下的美景,搭配远处寺庙的钟声,给人一种空灵而又清雅的感觉,使得整首诗在宁静中又透出一丝神秘。最后一句“昨得江僧信,期来此息心”则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江边的僧人通过信件联系,给诗人带来了心灵的慰藉,期望在此处找到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平静的追求,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结茅临水石:描绘诗人在水边搭建的茅屋,与石头相伴,营造出一种自然的隐居生活。
  2. 淡寂益闲吟:环境的宁静让诗人更加悠然自得,吟唱出心中的感悟。
  3. 久雨寒蝉少:长时间的雨水导致寒蝉的叫声减少,反映出一种孤寂的气氛。
  4. 空山落叶深:空荡的山中,落叶深厚,增添了孤寂的意象。
  5. 危楼乘月上:高楼在月光下显得分外美丽,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景象。
  6. 远寺听钟寻:远处的寺庙传来钟声,诗人心中对超然境界的向往。
  7. 昨得江僧信:提到收到江边僧人的信,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8. 期来此息心:约定到达此地,寻找内心的安宁。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以“寒蝉”象征孤独,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如“危楼乘月上,远寺听钟寻”体现了对仗的美感。
  • 意象: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出对宁静、自然与内心平和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 茅屋:象征隐居生活与对世俗的超脱。
  • 水石:代表自然的亲密关系与清静。
  • 寒蝉:象征孤独与寂静的心境。
  • 月光:象征清明与希望。
  • 寺庙钟声:象征精神寄托与内心的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在哪里搭建了茅屋?

    • A. 山顶
    • B. 临水石边
    • C. 森林中
    • D. 城市里
  2. 诗中提到的“寒蝉”象征什么?

    • A. 喜悦
    • B. 孤独
    • C. 繁华
    • D. 和谐
  3. 诗人为何期待江僧的来访?

    • A. 寻求财富
    • B. 交朋友
    • C. 息心安宁
    • D. 讨论诗文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清幽,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与《山中》相比,王维更侧重于秋天的景象,而秘演则通过独特的意象和心境描写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两首诗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世界的思考,反映出宋代诗人对生活的不同理解与感受。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人往苏州觐其兄 寄南海黄尚书 南海幕和段先辈送韦侍御赴阙 断酒 题陈山人居 寓题 湘中赠张逸人 江州夜宴献陈员外 赠郑明府 送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小惠未遍 鼎字旁的字 旡字旁的字 包含踚的词语有哪些 学贯天人 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隙难 数内 形格势制 市价不二 遗俊 玉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包含骊的词语有哪些 地价税 开酒 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面字旁的字 备预不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