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人往苏州觐其兄》

时间: 2025-07-29 12:53:00

诗句

阖闾城外越江头,两地烟涛一叶舟。

到日荆枝应便茂,

别时珠泪不须流。

迎欢酒醒山当枕,咏古诗成月在楼。

明日尊前若相问,为言今访赤松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2:53:00

原文展示:

阖闾城外越江头,两地烟涛一叶舟。到日荆枝应便茂,别时珠泪不须流。迎欢酒醒山当枕,咏古诗成月在楼。明日尊前若相问,为言今访赤松游。

白话文翻译:

在阖闾城外的越江头,两地之间烟波浩渺,一叶小舟穿梭其中。到达之日,荆树枝叶应当会茂盛,离别时不必流下珍珠般的泪水。迎接欢乐后酒醒,山峦仿佛成了枕头,吟咏古诗时月亮高挂在楼上。明天在尊贵的人面前如果有人问起,就说我今天去拜访了赤松子游玩。

注释:

  • 阖闾城:指苏州,古称阖闾。
  • 越江头:指长江的起点,这里泛指江边。
  • 两地烟涛:形容江面烟雾缭绕,波涛汹涌。
  • 荆枝:荆树的枝条,比喻兄弟情谊。
  • 珠泪:比喻珍贵的泪水。
  • 迎欢酒醒:指欢聚之后的酒醒时分。
  • 山当枕:形容山峦静谧,如同枕头。
  • 咏古诗成月在楼:指在楼上吟咏古诗,月亮高挂。
  • 赤松:指赤松子,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滔,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黄滔送别一位前往苏州探望兄长的人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和对兄弟情深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江边的景象和离别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诗中“两地烟涛一叶舟”形象地描绘了友人乘舟远行的情景,而“到日荆枝应便茂”则寓意着友人到达苏州后,兄弟情谊会更加深厚。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阖闾城外越江头”,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环境,营造了一种开阔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 第二句“两地烟涛一叶舟”,通过“烟涛”和“一叶舟”的对比,突出了友人旅途的艰辛和孤独。
  • 第三句“到日荆枝应便茂”,用“荆枝”比喻兄弟情谊,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到达后兄弟情深的祝愿。
  • 第四句“别时珠泪不须流”,以“珠泪”比喻珍贵的泪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但又劝慰友人不必过于悲伤。
  • 第五句“迎欢酒醒山当枕”,描绘了欢聚之后的宁静景象,山峦如同枕头,给人一种安详的感觉。
  • 第六句“咏古诗成月在楼”,通过“咏古诗”和“月在楼”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文化氛围和诗意的美感。
  • 第七句“明日尊前若相问”,预设了未来相聚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期待。
  • 第八句“为言今访赤松游”,以“赤松”比喻仙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旅途的美好祝愿。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荆枝”比喻兄弟情谊,“珠泪”比喻珍贵的泪水。
  • 拟人:如“山当枕”将山峦拟人化,如同枕头。
  • 对仗:如“迎欢酒醒山当枕,咏古诗成月在楼”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兄弟情深的赞美,以及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意象分析:

  • “烟涛”:形容江面烟雾缭绕,波涛汹涌,营造了一种开阔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 “一叶舟”:通过小舟的形象,突出了友人旅途的艰辛和孤独。
  • “荆枝”:比喻兄弟情谊,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到达后兄弟情深的祝愿。
  • “珠泪”:比喻珍贵的泪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
  • “山当枕”:将山峦拟人化,如同枕头,给人一种安详的感觉。
  • “月在楼”:通过月亮的形象,营造了一种文化氛围和诗意的美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阖闾城”指的是哪个城市? A. 苏州 B. 杭州 C. 南京 D. 扬州

  2. 诗中的“荆枝”比喻什么? A. 兄弟情谊 B. 友谊 C. 爱情 D. 亲情

  3. 诗中的“赤松”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树木 B. 一个地名 C. 一个仙人 D. 一种动物

答案: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同样是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 王维《送别》: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祝愿。

诗词对比:

  • 黄滔的《送人往苏州觐其兄》与李白的《送友人》在主题和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旅途平安的祝愿。
  • 与王维的《送别》相比,黄滔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开阔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黄滔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唐代诗歌的发展背景和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赞贾逵诗 大涤洞天留题 秋柳 磻溪歌 登城古咏 闻蝉 五鸣鸡 二月诸罗道中 乌鱼 与友人论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罪邮 气字旁的字 羊字旁的字 飠字旁的字 御驾亲征 琼筵 非知之难,行之惟艰 千里结言 烂浆 全性 沐猴衣冠 欠字旁的字 母字旁的字 祖结尾的成语 敲骨吸髓 趯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