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15:5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15:58:02
原文展示:
神仙簿上愧非夫,诏作疑丹两入炉。 诗里几曾吟芍药,花中方得见菖蒲。 阳春唱后应无曲,明月圆来别是珠。 莫下蓬山不回首,东风犹待重抟扶。
白话文翻译:
在神仙的名册上我愧不敢当,被诏令炼丹两次投入炉中。 我的诗中何曾吟咏过芍药,只有在花中才能见到菖蒲。 阳春之歌唱罢后应无续曲,明月圆满时却别有一番珠光。 不要离开蓬山而不回头望,东风还在等待重新扶我飞翔。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滔,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显示出其文学才华。这首诗可能是黄滔在接到朝廷诏令参与炼丹活动后的感慨之作,表达了对神仙境界的向往与自身境遇的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黄滔被召参与炼丹活动有关,他在诗中表达了对神仙境界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境遇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神仙境界的向往和对现实境遇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神仙簿上愧非夫”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神仙境界的向往,但又自感不配。“诏作疑丹两入炉”则反映了诗人被召参与炼丹的现实,同时也隐含了对炼丹结果的不确定性。后几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芍药”、“菖蒲”、“阳春”、“明月”,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高远志向的追求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诗人对神仙境界的向往和对现实境遇的反思,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神仙簿上愧非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自豪 B. 自谦 C. 无奈 D. 期待
“诏作疑丹两入炉”中的“疑丹”指的是什么? A. 确定的丹药 B. 不确定的丹药 C. 神仙的丹药 D. 诗人的丹药
诗中“花中方得见菖蒲”中的“菖蒲”象征什么? A. 美好 B. 高洁 C. 富贵 D. 平凡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