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最高楼》

时间: 2025-04-26 22:15:56

诗句

无双亭下,琼树正花敷。

玉骨莹云腴。

已知倾国无能比,除非天上有仙姝。

到扬州才见,是处俱无。

比碧桃、也无二朵,算丹桂、止是一株。

千万卉,尽花奴。

天教芍药来骖乘,一春桃李作先驱。

尽红遮绿拥驻江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15:56

诗词名称: 《最高楼》

作者: 向子諲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无双亭下,琼树正花敷。
玉骨莹云腴。已知倾国无能比,
除非天上有仙姝。到扬州才见,
是处俱无。比碧桃也无二朵,
算丹桂止是一株。千万卉,
尽花奴。天教芍药来骖乘,
一春桃李作先驱。尽红遮绿拥驻江都。

白话文翻译:

在无双亭下,琼树正盛开着花朵。
洁白的花瓣如同玉骨,晶莹剔透。
已经知道,倾国的美人难以相比,
除非天上有仙女。来到扬州才看到,
这里的花朵无与伦比。
比起碧桃花也没有两朵相同,
就算是丹桂也只是孤零一株。
千千万万的花,都像是花的奴隶。
天上派来芍药作为骖乘,
而春天的桃李则是先驱。
红花遮住了绿叶,拥抱着江都。

注释:

  • 无双亭:无与伦比的亭子。
  • 琼树:指美丽的花树。
  • 玉骨:形容花的洁白和晶莹。
  • 倾国:形容女子的美丽,能倾倒国家。
  • 仙姝:天上的美丽女子,仙女。
  • 扬州:古代著名的繁华城市,以美丽的花卉闻名。
  • 碧桃丹桂:分别指桃花和桂花,常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
  • 芍药:一种花,寓意美丽和繁荣。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仙姝”暗示着古代对美的追求,许多古诗词中都提及仙女,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美丽。此外,扬州自古以花卉著称,诗人在这里用来强调地方的独特美丽。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向子諲是宋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敏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繁荣的城市生活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美景,表达对人生和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最高楼》是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扬州春天的繁花似锦。诗的开头便引入了“无双亭”,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美。接着,诗人用“琼树正花敷”刻画出一幅生动的春天画面,琼树盛开的花朵如同美丽的女子,令人陶醉。在诗中,诗人不仅描绘了花的美丽,还通过“倾国无能比”表达了对美的崇高敬意。只有天上的仙女才能与之媲美,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极致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间美的向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无双亭下,琼树正花敷:在无双亭下,琼树开满了花。
    • 玉骨莹云腴:洁白的花瓣如同玉一般的骨架,晶莹剔透。
    • 已知倾国无能比:众所周知,世间无能与之相比的美人。
    • 除非天上有仙姝:只有天上的仙女才能与之媲美。
    • 到扬州才见,是处俱无:来到扬州才见到的美丽是无与伦比的。
    • 比碧桃也无二朵:与碧桃花相比,没有两朵花相同。
    • 算丹桂止是一株:就算是丹桂,也只是孤零一株。
    • 千万卉,尽花奴:千千万万的花,皆如花的奴隶。
    • 天教芍药来骖乘:天上派来芍药作为骖乘。
    • 一春桃李作先驱:春天的桃李则是先驱。
    • 尽红遮绿拥驻江都:红花遮住了绿叶,拥抱着江都。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骨”比喻花的洁白和晶莹。
    • 拟人:将花比作“奴”,表现出对花的喜爱。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尽红遮绿,拥驻江都”。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花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美的钟爱与向往,揭示了自然之美与人间之美的深刻联系。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琼树:象征春天的美丽与希望。
    • 芍药:象征着繁荣与美丽。
    • 桃李:象征着青春与活力。
    • 江都:作为背景,体现了地方文化的独特。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倾国”是指什么?

      • A. 一种花
      • B. 美丽的女子
      • C. 一种建筑
    2. 诗中的“仙姝”指的是?

      • A. 地上的美人
      • B. 天上的仙女
      • C. 花的奴隶
    3. 诗人通过“千万卉,尽花奴”想表达什么?

      • A. 花很多
      • B. 花的美丽
      • C. 花的卑微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 诗词对比

    • 向子諲的《最高楼》与李白的《庐山谣》都描绘了自然美,但前者更多的是通过花卉表达对美的向往,而后者则通过山水展现自然的壮丽。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向子諲诗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蜡梅 寄题刘直卿冰壶二首 其二 送王吉州宣子舍人,和明州二首 游翟园三首 水仙花四首 晚饮 早行鸣山二首 闷歌行十二首 送林子方直阁秘书将漕闽部三首 酴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午楹 济世安民 出处殊涂 豸字旁的字 龝字旁的字 退避贤路 皮字旁的字 白手兴家 竦企 得失在人 齿字旁的字 金闺玉堂 酒榜 障累 匕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