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3:38
重阳前一日约寓公饮于新开湖之西港有歌词者
作者: 魏了翁 〔宋代〕
吾州远景楼,为天下第一。
下有千尺湖,长虹倚斜日。
烟云纷蔽亏,草树互蒙密。
人既位通显,湖犹困遗逸。
一段云锦机,割截不成收。
我来划见之,慨然为拈出。
凹者豁以舒,凸者疏而溢。
乃取半山句,以榜湖阴室。
晨舟乱平渺,日晏未云毕。
客喜以问余,幻成子何术。
余非龚而致,彼有是良质。
牛山木尝美,茅径人自窒。
一笑各会心,凉风送萧瑟。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前一天,诗人与友人在新开湖西港饮酒的场景。
我所处的州有远景楼,乃是天下第一。
楼下有一片千尺见方的湖,长虹桥倾斜着依偎在夕阳之下。
烟云缭绕,遮蔽了天空,草木茂密,互相遮挡。
人们虽已位高权重,但湖水却仍然困住了那些遗世独立的情怀。
一段如云锦般的机巧图案,割断却又无法完全收纳。
我来这里划船,感慨万千,忍不住想要提笔写下。
凹凸不平的波涟荡漾,波光粼粼,令人心旷神怡。
于是我引用半山的句子,题写在湖阴的亭子上。
晨舟在湖面上荡漾,夕阳西下,云彩未尽。
客人开心地询问我,这幻化的景象有什么诀窍。
我并非天赋异禀,实在是因缘于这良好的环境。
牛山的树木曾是美景,茅草小径却使人流连忘返。
大家会心一笑,凉风送来萧瑟的气息。
魏了翁,字若水,号云溪,宋代文学家,擅长诗词,尤其以山水诗闻名。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前夕,诗人约朋友在新开湖饮酒,表现出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及与友共酌的愉悦心情。同时也反映出他在高位之时,仍怀有高洁的情怀。
魏了翁的《重阳前一日约寓公饮于新开湖之西港有歌词者》以其清新自然的景象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诗中描绘的远景楼和千尺湖,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这些景物,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脱与追求自由的渴望。
诗中的意象层层叠加,既有湖面的波光粼粼,也有长虹依偎的夕阳,形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诗人用“人既位通显,湖犹困遗逸”这句,深刻地揭示了高位者虽然拥有权力与地位,但内心却仍然渴望那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闲逸生活。这种对比,令人深思。
诗的最后几句,一笑而过的轻松气氛,恰恰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洒脱态度。通过与友人的互动,诗人以幽默的方式回应询问,尽显风趣与智慧。整体上,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魏了翁高洁的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吾州远景楼,为天下第一。
表达作者对家乡美景的自豪感。
下有千尺湖,长虹倚斜日。
描绘湖面广阔,长虹桥在夕阳下的美丽画面。
烟云纷蔽亏,草树互蒙密。
描述天气和植被的景象,给人以迷雾缭绕的感觉。
人既位通显,湖犹困遗逸。
反映作者对高位的批判,湖水却仍然困扰着追求自由的人。
一段云锦机,割截不成收。
比喻美丽的景象却难以完全捕捉。
我来划见之,慨然为拈出。
表达作者的感慨与灵感。
凹者豁以舒,凸者疏而溢。
描述湖水的波动与景象的变化。
乃取半山句,以榜湖阴室。
引用半山的诗句,增添文化气息。
晨舟乱平渺,日晏未云毕。
描述清晨的宁静与夕阳的美丽。
客喜以问余,幻成子何术。
表达朋友对美景的赞叹。
余非龚而致,彼有是良质。
表达作者并非天生才华,而是环境造就。
牛山木尝美,茅径人自窒。
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象。
一笑各会心,凉风送萧瑟。
表达与友人共饮时的轻松愉快。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了对自由和自然的热爱,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远景楼”指的是什么?
诗中“牛山木尝美,茅径人自窒”表达了什么?
诗人用“人既位通显,湖犹困遗逸”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