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20:32: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20:32:28
山居
作者:际醒〔清代〕
为爱林泉趣颇饶,市廛隔绝路迢遥。
千重竹树居幽僻,一个蒲团坐寂寥。
昼静窗中山色澹,日高帘外鸟声娇。
定回满目皆生意,乘兴扶筇过小桥。
疏拙难堪应世情,馀生赢得寄柴荆。
且无活计卷唇,尽有家私折脚铛。
亭畔开池宜浣月,篱边种菊喜餐英。
敢云野况齐安养,差胜人间閒利名。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山林泉水的热爱,远离尘嚣,享受宁静的田园生活。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幽僻竹林中独坐的情景,窗外山色淡雅,鸟儿啼鸣,充满了生活的乐趣。作者希望在这恬静的环境中,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作者也反思了世俗生活的琐碎与繁忙,认为在自然中生活更加自在、清净。
作者介绍:际醒,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经历了战乱和变迁。其诗歌多描绘自然风光,表现山水田园的恬静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隐居山林之际,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时代背景下,清代的社会动荡促使许多文人选择隐居,寻求内心的宁静。
此诗以自然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对山居生活的深切热爱,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喧嚣尘世的逃避与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开篇的“为爱林泉趣颇饶”直接表明了作者的情感基调,接着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静的山居氛围。诗中“千重竹树居幽僻”与“日高帘外鸟声娇”形成鲜明的对比,前者强调了幽静的环境,后者则传达出自然生机的气息。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以“且无活计卷唇”表达了对世俗工作的无奈,反而在自然的陪伴中找到了生活的乐趣。最后一句“敢云野况齐安养,差胜人间閒利名”则是对人间名利的反思,表明在自然中生活不仅能够得到内心的安宁,还胜过追逐名利的繁忙。这种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与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山居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反映了隐逸生活的理想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千重竹树”是指什么?
诗人如何看待世俗的名利?
“且无活计卷唇”这句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山水田园生活,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相比之下,际醒的《山居》在细腻的生活描写中更注重内心感受与反思;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则强调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揭示了对现实的不满。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