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读史十首 董仲舒》

时间: 2025-08-11 03:25:50

诗句

早奏文章直殿庐,茂陵还复访遗书。

寂寥犹抱《春秋传》,谁问江都老仲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1 03:25:50

原文展示:

早奏文章直殿庐,茂陵还复访遗书。寂寥犹抱春秋传,谁问江都老仲舒。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早早地呈奏文章直达宫殿,茂陵归来再次寻访遗失的书籍。孤独寂寞中依然怀抱着《春秋传》,有谁会问起江都那位老董仲舒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直殿庐:直接呈递到宫殿。
  • 茂陵:汉武帝的陵墓,此处指汉武帝。
  • 遗书:遗失或未被发现的书籍。
  • 寂寥:孤独,寂寞。
  • 春秋传:指《春秋左氏传》,董仲舒是研究《春秋》的著名学者。
  • 江都:董仲舒的故乡,今江苏省扬州市。
  • 老仲舒:指董仲舒,因其年老而称。

典故解析:

  • 董仲舒:西汉时期的著名学者,主张儒学,对汉武帝有重要影响。
  • 春秋传:董仲舒对《春秋》的研究非常深入,是他的学术成就之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明代诗人,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此诗通过对董仲舒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学术的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当时社会对历史和学术的重视程度较高,作者通过描绘董仲舒的形象,表达了对古代学者的敬仰和对学术传承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董仲舒的描写,展现了其学术生涯的孤独与坚持。首句“早奏文章直殿庐”描绘了董仲舒早年学术成就的辉煌,而“茂陵还复访遗书”则表现了他对知识的不断追求。后两句“寂寥犹抱春秋传,谁问江都老仲舒”则深刻地表达了董仲舒晚年学术生涯的孤独与被忽视的境遇,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这位历史学者的深切同情和敬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早奏文章直殿庐”展现了董仲舒早年的学术成就和影响力。
  • 次句“茂陵还复访遗书”表现了他对知识的持续追求和对遗失文献的重视。
  • 后两句“寂寥犹抱春秋传,谁问江都老仲舒”则深刻描绘了董仲舒晚年的孤独和被忽视的境遇,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他的敬仰和同情。

修辞手法:

  • 使用了直接叙述和象征手法,如“直殿庐”和“春秋传”分别象征了董仲舒的学术成就和学术坚持。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对董仲舒的描写,表达了对古代学者的敬仰和对学术传承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学术生涯的孤独与坚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直殿庐”:象征董仲舒的学术成就和影响力。
  • “春秋传”:象征董仲舒的学术坚持和对《春秋》的深入研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茂陵”是指谁的陵墓? A. 汉武帝 B. 汉文帝 C. 汉景帝 D. 汉高祖

  2. “春秋传”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董仲舒的学术成就 B. 董仲舒的学术坚持 C. 董仲舒的孤独 D. 董仲舒的影响力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咏史》(杜甫):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咏史》(杜甫)与本诗均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古代学者的敬仰和对学术传承的重视,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高启诗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探芳讯 来其 探芳讯 探芳讯 雪娘病起,重见江湄,一月讹言如隔世矣 黄金缕 送春 黄金缕·拟司马槱赠妓 黄金缕 留雪印斋词会,闺情 黄金缕 深秋 黄金缕 黄金缕·寒夜口占 黄金缕 折梅仕女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望空捉影 子字旁的字 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移天徙日 南村 悒悒不乐 豕字旁的字 舍身成仁 眷爱 略迹论心 沾足 弊衣疏食 无衣无褐 毋字旁的字 片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包含巅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