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58: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58:52
原文展示:
谒甫里祠 高启 〔明代〕 衣冠寂寞半尘丝,想见江湖独卧时。遁迹虚烦明主诏,感怀犹赋散人诗。钓鱼船去云迷浦,斗鸭阑空草满池。芳藻一杯谁为奠,鼓声只到水神祠。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衣冠寂寞,半是尘丝,想象中江湖独卧时的情景。隐遁的踪迹让人虚烦,明主的诏书未至,感怀之余,仍赋写散人的诗篇。钓鱼的船已去,云雾迷蒙的浦口,斗鸭的栏杆空荡,草丛长满了池塘。一杯芳藻,谁来祭奠,鼓声只能传到水神祠。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明代诗人,字季迪,号青丘子,江苏长洲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隐逸之情。此诗是他参拜甫里祠时所作,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当时社会相对稳定,但诗人个人可能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向往江湖隐居的生活。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衣冠寂寞、江湖独卧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中“遁迹虚烦明主诏”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渴望,而“感怀犹赋散人诗”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作为隐士的身份和情感。后两句通过对钓鱼船去、斗鸭阑空的描写,营造了一种荒凉、孤寂的氛围,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通过描绘衣冠寂寞、江湖独卧的意象,以及钓鱼船去、斗鸭阑空的描写,营造了一种荒凉、孤寂的氛围,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衣冠寂寞半尘丝”中的“尘丝”比喻什么? A. 尘世的纷扰 B. 尘土和丝线 C. 尘世的繁华 D. 尘土的飞扬
诗中“遁迹虚烦明主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B. 对现实的不满 C. 对明主的忠诚 D. 对隐居生活的厌倦
诗中“钓鱼船去云迷浦”中的“云迷浦”赋予了什么情感? A. 人的情感 B. 云雾的情感 C. 浦口的情感 D. 钓鱼船的情感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