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王潜圣 其二》

时间: 2025-07-27 20:19:02

诗句

一自渡江津,茫然不记春。

船谙淮上月,马惯洛阳尘。

可去问唐举,未须惭买臣。

终令旧关吏,还似弃繻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0:19:02

原文展示

送王潜圣 其二
一自渡江津,茫然不记春。
船谙淮上月,马惯洛阳尘。
可去问唐举,未须惭买臣。
终令旧关吏,还似弃繻人。

白话文翻译

自从渡过江津,我已茫然不记得春天的情景。
船只已熟悉了淮河上的明月,马儿也习惯了洛阳的尘土。
若有疑问,可以去问唐朝的举人,根本不必为买臣而感到羞愧。
最终老旧的关吏们,依然像被抛弃的织布人一样。

注释

  • 江津:指渡口,这里指的是长江的渡口。
  • 茫然:模糊不清,心中无所依托。
  • :熟悉,了解。
  • 洛阳尘:指洛阳的尘土,形容马儿已经习惯了繁华的环境。
  • 唐举:指唐朝的举人,暗指一个成功的人。
  • 买臣:指历史上某些因受贿而被贬的官员。
  • 关吏:指边关的官吏,负责管理边疆事务。
  • 繻人:指织布的工人,暗喻被抛弃或无用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积,字子堪,号竹溪,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山水、抒发情感,风格自然流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徐积送别朋友王潜圣之际,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情与不舍,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思考。诗中提到的江津、淮河、洛阳等地名,反映了当时的地理环境与社会背景。

诗歌鉴赏

《送王潜圣 其二》是一首充满哲思的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渡江和回忆春天的场景,表达了对即将离别友人的不舍与感慨。一开始,诗人以“自渡江津”引入,表现出一种茫然与孤独,似乎在回首往昔时,已经无法再记起那些美好的春日。接着,诗人提到“船谙淮上月,马惯洛阳尘”,通过船与马的意象,展现了他对生活状态的观察与感慨。虽然船与马习惯了各自的环境,但诗人的心情却无法被外界所影响。

随后,诗中提到“可去问唐举”,这句中暗含了对成功人士的羡慕和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唐举在这里象征着一种理想的人生状态,而“买臣”则是对历史上贪污腐败的官员的讽刺,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理想的渴望。最后一句“终令旧关吏,还似弃繻人”则回归到日常生活的冷酷,表现出一种对时代变迁的无奈。

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隐含了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自渡江津:自从渡过江津,诗人开始了新的旅程,象征着新的生活阶段。
  2. 茫然不记春:心中迷茫,已经忘记春天的情景,暗示对过去的怀念。
  3. 船谙淮上月:船已经熟悉了淮河的月色,说明生活的稳定与适应。
  4. 马惯洛阳尘:马儿习惯了洛阳的尘土,象征着繁华与喧嚣。
  5. 可去问唐举:可以去问成功的唐代举人,表现出对成功的向往。
  6. 未须惭买臣:不必为那些贪污的官员感到羞愧,反映出对社会现状的批判。
  7. 终令旧关吏:最终,老旧的边关官吏,象征着无用与被遗弃。
  8. 还似弃繻人:像被抛弃的织布工人一样,表现出对人生境遇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将船和马的习惯与诗人的茫然形成对比,突出诗人的孤独感。
  • 象征:唐举象征成功与理想,买臣代表贪婪与腐败。
  • 隐喻:旧关吏与弃繻人隐喻了时代变迁中的无奈与被遗弃的感觉。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浮沉、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揭示了个人的渺小与无奈,传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江津:象征着人生的旅途与变迁。
  2. :代表着美好与希望,诗人对过去的怀念。
  3. :象征生活的流动与适应。
  4. :象征着繁华与尘世的喧嚣。
  5. 唐举:象征成功与理想。
  6. 买臣:代表社会的腐败与不公。
  7. 旧关吏:隐喻被时代抛弃的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唐举”指的是哪个朝代的举人?

    • A. 汉朝
    • B. 唐朝
    • C. 宋朝
    • D. 明朝
  2. 诗人一开始的心情是:

    • A. 高兴
    • B. 茫然
    • C. 忧愁
    • D. 激动
  3. “船谙淮上月”中的“谙”字是指:

    • A. 不熟悉
    • B. 熟悉
    • C. 忘记
    • D. 渴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赠卫八处士》
  • 李白《送友人》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赠卫八处士》:同样是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期待。
  • 《送友人》:李白的送别诗,情感更加奔放,充满豪情壮志。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的诗人在送别时的情感表达方式各有不同,徐积的作品更显内敛与沉思。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歌史》

相关查询

感兴五首 其二 感兴五首 其一 去思堂会饮得春字 普明院避暑 浣溪沙 禁中见鞓红牡丹 勉刘申 答许发运见寄 题东阁后集 谢公挽词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千棰打锣,一棰定声 马字旁的字 龍字旁的字 宣德门 幾字旁的字 高自标誉 皿字底的字 邑字旁的字 辽僻 轻霄 耆宿大贤 梦中说梦 发踪指使 离簁 驾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