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00:2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00:20:31
览卷赠张山人
作者: 赵嘏 〔唐代〕
五字谁能摘,一枝犹未攀。
始知无价玉,出自有名山。
春静烟花秀,夜深风月闲。
如何恃高节,垂老住云间。
谁能摘取这五言诗的精华?我仍未能攀登到这一枝头。
我才明白,真正无价的美玉,出自那些著名的山川。
春天静谧,烟花在秀丽的景色中绽放;夜深时分,风与月显得闲适。
如何能够凭借高洁的节操,安然老去,住在云间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无价玉”象征着高洁的品质与才能,出自“名山”,暗指优秀的人才往往出自名门望族或著名的环境。
作者介绍: 赵嘏(约 903-970年),字子贞,唐末五代时期的诗人,后世称其为“赵子贞”。赵嘏以诗歌和文辞见长,尤其擅长五言律诗,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之美,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末五代之际,社会动荡,文人多寻求隐逸生活。诗中表达了对高洁品德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
《览卷赠张山人》是一首流畅而深邃的五言律诗,展现了赵嘏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诗的开头通过“谁能摘”引出对诗歌创作的思考,展现出一种谦逊的态度,仿佛在自问自答,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敬畏与追求。
接下来的“始知无价玉,出自有名山”更是将诗歌的价值比作无价之玉,强调优秀诗作的诞生必须依赖于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环境。这里体现了赵嘏对于诗歌创作的哲理思考,反映出他对高雅艺术的追求与渴望。
而“春静烟花秀,夜深风月闲”则通过描绘春天的宁静与夜晚的闲适,营造出一种幽美的意境,仿佛把读者带入一个清新脱俗的世界。最后一句“如何恃高节,垂老住云间”则引发人们对高洁品格的深思,提出了如何保持高洁的心态,面对人生的沉浮和现实的挑战。
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反映了人生态度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具有哲理性和抒情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无价玉”象征什么?
诗中描绘的春天的状态是?
“如何恃高节”中的“高节”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