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3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39:23
后念起时前念灭,
起灭之念何尝别。
唤取机关木人问,
从头弄尽元无说。
当后来的念头产生时,先前的念头就消失了;
这种念头的起灭又怎么能说是不同的呢?
呼唤那机关木人来询问,
从头上理清这一切,却发现其实是毫无道理的。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机关木人”,可能源于宋代对木偶的使用,象征着人类思维的机械性和无意识的反应。
作者介绍: 释道枢,宋代高僧,法号道枢,精通禅理,留下了诸多禅诗。他的诗作常常探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时期正值禅宗兴盛,释道枢以其独特的视角,探讨思维的起灭与无常,旨在揭示人心的本质和真实的本性。
《颂古三十九首》中的这首诗,透过简单的字句,传达了深邃的哲理。诗人以“后念”和“前念”的消长为切入点,揭示了思维的非固定性和无常性。诗的开头就设问,后念的产生必然导致前念的消失,展现出时间与思维的流动性。紧接着,诗人进一步指出,念头的起灭并没有实质的区别,强调存在的相对性。
在“唤取机关木人问”中,木人象征着思维的机械化,而“从头弄尽元无说”则揭示了真实的无言。这里不仅传达出对思维本质的疑问,也引发人们对禅宗“无”与“空”的深思。
整首诗在简约的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促使读者反思自身的思维过程,努力寻找内心的宁静与真实的自我。诗歌的意境深远,给人以无尽的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思维与存在的非固定性,反映出禅宗的无常观念,促使人们思考内心的真实状态和思维的本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后念”与“前念”代表什么?
A. 未来的思想与过去的思想
B. 只存在的思想和虚无的思想
C. 具体的感受与抽象的思考
诗中“唤取机关木人问”中的“木人”象征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机械化的思维
C. 传统的智慧
诗的主题主要探讨了什么?
A. 自然的美
B. 思维的起灭与无常
C. 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