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颂古三十九首》

时间: 2025-07-27 23:22:26

诗句

李下不得整冠,瓜田岂可纳履。

行藏自要分明,免见傍人说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22:26

原文展示:

李下不得整冠,瓜田岂可纳履。
行藏自要分明,免见傍人说你。

白话文翻译:

在李树下不能整理帽子,瓜田里又怎能穿鞋子?
行藏要分得清楚,免得让旁人议论你。

注释:

  • 李下:李树下,指的是种李子的地方。
  • 整冠:整理帽子,意指在这种场合下不适合做某种行为。
  • 瓜田:种瓜的地方。
  • 纳履:穿鞋子,暗指在瓜田中不应穿鞋。
  • 行藏:行动和隐秘,指的是一个人的行为和处事态度。
  • 分明:清楚明白。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李下”和“瓜田”都源于古代的成语,意在告诫人们在特定场合不能做出让人怀疑的举动。这个典故体现了对行为举止的谨慎与自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道枢,宋代高僧,因其在佛教思想上的深入研究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融汇了佛理与人世哲学,具有深刻的道德教育意义。

创作背景:

《颂古三十九首》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风气日趋复杂,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清白行为的重视,以及对外界评判的警惕。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李下”和“瓜田”作为引子,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传达出一种深刻的道德观念。诗中首先通过“李下不得整冠,瓜田岂可纳履”两句,形象地揭示了在特定环境中,行为举止的适度与谨慎。这里的“李下”和“瓜田”不仅仅是字面上的场景,更是对人们日常行为的隐喻,提醒人们在面对诱惑与机遇时,必须保持警惕,避免误入歧途。

接下来的“行藏自要分明,免见傍人说你”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强调了对自我行为的反省与把控,告诫人们在面对他人眼光时要有清晰的自我认知。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明了,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既有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也有对内心修为的要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李下不得整冠:在李树下整理帽子,容易被人误解为偷李子,代表在不当的场合做出不当的举动。
  • 瓜田岂可纳履:在瓜田里穿鞋子,显得不合适,象征着对环境的敏感。
  • 行藏自要分明:自己的行为和隐秘要清楚明了,强调自我约束。
  • 免见傍人说你:避免被旁人指指点点,反映出对外界评价的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李下”“瓜田”比作社会中的特定场合,传达出道德警示。
  • 对仗:全诗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警示人们在行为举止上要保持清醒和自律,抵制诱惑,避免被外界的评价左右,体现了深刻的道德观。

意象分析:

  • 李树:象征着诱惑与危险。
  • 瓜田:象征着不适当的环境与行为。
  • 帽子和鞋子:分别代表个人的形象与行为,强调外在与内在的统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下不得整冠”中的“整冠”是什么意思?

    • A. 修整帽子
    • B. 换帽子
    • C. 佩戴帽子
  2. 在“瓜田岂可纳履”中,作者想表达什么?

    • A. 在瓜田中穿鞋子是合适的
    • B. 在瓜田中穿鞋子是不合适的
    • C. 在瓜田中要光脚行走
  3. 诗中“行藏自要分明”强调了什么?

    • A. 行为与隐秘要清晰
    • B. 行为要随意
    • C. 隐秘不重要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李白与释道枢的作品都对行为与道德有深刻的思考,虽然风格迥异,但都体现了对清白与自律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文赏析》
  • 《释道枢传》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两同心 两同心•对饮 两同心 和韵宗梅岑咏鸳鸯 两同心 和耆卿韵 两同心 重五后二日庆尹默六十寿 两同心 怀旧和柳屯田韵 两同心 自题纫秋小照 两同心 其二 和梅岑鸳鸯原韵 两同心 其一 新燕次宗梅岑 两同心 有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齊字旁的字 御穷 丰功盛烈 目光如电 桃李门墙 桑荫未移 鹵字旁的字 朝夕之策 西陆 削方为圆 包含幽的成语 阜字旁的字 寸字旁的字 包含绕的成语 毛字旁的字 复圆 夜以继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