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7:0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7:03:14
金菊对芙蓉
蒋径重开,陶门乍启,依然一拂清风。
喜康成公子,手掌能同。
邀宾不惜倾家酿,高吟处鹦鹉偏工。
那堪更是,月当杨柳,秋在芙蓉。
一饮吸尽千钟。
记檐前蟾魄,三见如弓。
况樽携蛮榼,烛艳纱笼。
挥毫忽发狂奴兴,问人中何处情浓。
夜阑还倚,踏残桐影,梦卧花丛。
在重开的小径上,陶门刚刚开启,依旧拂面而来的清风。
我欣喜于康成公子,他的手掌能与我相同。
我请来宾客,不惜倾倒家中美酒,高歌时鹦鹉偏偏唱得出色。
更何况,月光照耀着杨柳,秋意融入了芙蓉。
我一饮而尽千钟美酒。
记得檐前的月亮,三次如弓张弦。
况且酒樽中盛着美酒,烛光映照着纱笼。
挥毫而书,忽然涌出狂热的兴致,问人间何处情最浓厚。
夜深时,我依然倚靠着,踏着残桐的影子,梦中沉醉于花丛。
作者介绍:吴绮,清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独特的情感表达而著称。她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情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庚申年秋日,适逢重聚于休园,诗人即兴而作,展现了秋日的清新与聚会的欢愉,同时蕴含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这首《金菊对芙蓉》展现了清代诗人吴绮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诗中以“蒋径重开,陶门乍启”开篇,设置了一个清新、宁静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秋日的悠然之中。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与友人欢聚一堂,酒酣耳热。诗中充满了对美酒、月色和友情的赞美,展现了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
诗的后半部分,尤其是“夜阑还倚,踏残桐影,梦卧花丛”,则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透过月光和秋意,诗人不仅感受到季节的变迁,更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诗人在快乐与忧伤之间游走,表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描写,又有对人情的深刻洞察,展现了清代女性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友谊、自然与美好生活的热爱,表达了在欢聚中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友谊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康成公子”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蟾魄”指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梦卧花丛”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