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剡溪道中五首》

时间: 2025-05-14 10:14:51

诗句

抱琴不作王门客,晋代高风只此人。

故老底须三上疏,竹林诸子未天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10:14:51

原文展示:

剡溪道中五首
作者:韩元吉

抱琴不作王门客,
晋代高风只此人。
故老底须三上疏,
竹林诸子未天真。

白话文翻译:

抱着琴,不愿做王公门第的客人,
只有这一位人,才能承传晋代的高风亮节。
古人所说的,必须三次上书请求,
竹林中的诸子却未能真正达到那种天真。

注释:

  • 抱琴:指抱着古琴,表示对音乐的热爱与追求。
  • 王门客:指王公贵族的门徒,通常代表追求功名利禄的人。
  • 晋代高风:指晋代的高尚风范,借指那些志向高远、不屈从于世俗的人。
  • 故老:指古代的贤者或德行高尚的人。
  • 三上疏:古代有上疏的礼仪,通常指三次恳求。
  • 竹林诸子:指竹林七贤,代表了追求道家思想、淡泊名利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元吉是宋代诗人,生于士族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作品多关注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游历剡溪之际,表达了对传统士人高洁风范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思考。

诗歌鉴赏:

韩元吉的《剡溪道中五首》通过对比古今,展现了诗人对“高风亮节”的追求。开头“抱琴不作王门客”,直接表明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拒绝,倾向于追求更高尚的理想。诗中提到的“晋代高风”,无疑是对古代文人风范的向往,体现了士人所追求的精神境界。

“故老底须三上疏”则反映了古人求贤若渴的态度,强调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而“竹林诸子未天真”则暗示了对于那些追求道家思想却极易迷失自我的文人们的批判,表达出一种对真诚与纯粹的渴望。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展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与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反思,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抱琴不作王门客: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拒绝,选择追求个人理想。
  2. 晋代高风只此人:强调了只有少数人能够继承古代的高风亮节。
  3. 故老底须三上疏:古人争取认同的必要性,表现出对理想的坚持。
  4. 竹林诸子未天真:批评那些追求名利的文人未能达到真正的理想。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古人与今人的对比,强调诗人的价值观。
  • 象征:古琴象征着高雅与艺术追求,竹林则是隐士的象征。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高尚品德的追求与对世俗的批判,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高雅的艺术追求和内心的宁静。
  • 竹林:代表隐士的生活与追求自由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韩元吉的《剡溪道中五首》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 A. 对功名利禄的追求
    B. 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C. 对爱情的思考
    D. 对历史的怀念

  2. “抱琴不作王门客”中“王门客”指的是什么? A. 王公贵族的门徒
    B. 普通百姓
    C. 学者
    D. 商人

  3. 诗中提到“竹林诸子”,他们代表了什么? A. 追求名利的人
    B. 追求道家思想的人
    C. 武士
    D. 商人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桃花源记》(陶渊明):同样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 《饮酒》(陶渊明):展示了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追求。

诗词对比

  • 韩元吉与李白的作品都体现了高洁的士人风范,但李白常常表达豪放不羁的个性,而韩元吉则更加注重内心的宁静与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龙吟 梦碧夫子挽章 水龙吟 道运 水龙吟 水龙吟 水龙吟·补题六十二岁小影 水龙吟·王欣夫学礼斋饯春图,图为杨无恙作 水龙吟 秋望别意 水龙吟 水龙吟 烟寺晚钟 水龙吟 舟次糕村伤春感逝黯然成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是一,二是二 竖心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云行雨洽 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执勇 耳字旁的字 毕辞 非刑逼拷 表里 一新耳目 凵字底的字 糸字旁的字 对襟 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行同能偶 又字旁的字 桐叶之信 包含熊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