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7:5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7:56:48
夕次圃田店
作者:祖咏 〔唐代〕
前路入郑郊,
尚经百馀里。
马烦时欲歇,
客归程未已。
落日桑柘阴,
遥村烟火起。
西还不遑宿,
中夜渡泾水。
在通往郑州的路上,
已经走过了百余里。
马儿时常想要歇息,
而我仍在归程上。
落日映照着桑树和柘树的阴影,
远处的村庄烟火渐起。
向西走去却无暇停宿,
只得在半夜渡过泾水。
字词注释: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反映了唐代诗人对归乡情感的普遍认同,尤其在秋天的黄昏时分,归家路上的孤独与疲惫。
作者介绍: 祖咏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情感真挚,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 《夕次圃田店》创作于作者出行归途之时,表现了旅途的疲惫和对家的思念。在唐代,许多诗人都在诗中反映这种归乡的情感,尤以晚霞、炊烟等意象常见。
《夕次圃田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与归家的渴望。诗的前两句“前路入郑郊,尚经百馀里”便直接点明了行程的遥远,给人以一种旅途漫长的感觉。随着描写的深入,马儿的疲惫和旅人的归心似箭逐渐显现出来,形成一种紧迫感。
接下来的“落日桑柘阴,遥村烟火起”,则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出傍晚时分的乡村景象,落日的余晖洒在桑树和柘树上,温暖而宁静,远处的村庄开始升起炊烟,给人一种回家的温馨感。这种温柔的画面与旅途的疲惫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最后两句“西还不遑宿,中夜渡泾水”,则再一次强调了旅途的艰辛。尽管周围的景色如此动人,归乡的愿望依然驱使着旅人前行,甚至在深夜时分仍需渡水。这种对时间和空间的把握,显示了作者对归家的执着与渴望。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情的思考,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精髓。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一个旅人在归乡路上的孤独与疲惫,同时又对故乡的怀念和渴望。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传递出一种强烈的归属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所描述的归途是哪个地方?
A. 长安
B. 郑郊
C. 杭州
D. 洛阳
诗中提到的“马烦”意指什么?
A. 马匹疲惫
B. 马匹吃草
C. 马匹跑得快
D. 马匹生病
“遥村烟火起”中的“烟火”指的是什么?
A. 天空的烟雾
B. 炊烟和火光
C. 战火
D. 灯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祖咏的《夕次圃田店》在情感上更为直接,王维的作品则更注重描绘景色与哲理思考。两者均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感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