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郡斋水阁闲书·闲书》

时间: 2025-05-11 09:11:09

诗句

逐出堪羞子溥,归来可重渊明。

试问七松处士,何如五柳先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9:11:09

原文展示:

逐出堪羞子溥,归来可重渊明。试问七松处士,何如五柳先生。

白话文翻译:

被逐出官场,子溥感到羞愧;归来隐居,可以与渊明相比。试问那位在七松下隐居的处士,与五柳先生相比如何?

注释:

  • 逐出:被驱逐出官场。
  • 堪羞:感到羞愧。
  • 子溥:可能是指作者自己或某个具体的历史人物,具体身份不详。
  • 渊明:指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著名隐士和诗人。
  • 七松处士:指在七棵松树下隐居的隐士,具体人物不详。
  • 五柳先生:指陶渊明,因其自号“五柳先生”而得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此诗可能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经历了官场的不如意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境遇的反思。通过对比陶渊明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官场与隐居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中“逐出堪羞子溥”一句,直接表达了作者被逐出官场的羞愧感;而“归来可重渊明”则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像陶渊明一样过上清静自在的生活。后两句通过对比“七松处士”与“五柳先生”,进一步强调了隐居生活的高洁与超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逐出堪羞子溥”:表达了作者被逐出官场的羞愧感。
  • “归来可重渊明”: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像陶渊明一样过上清静自在的生活。
  • “试问七松处士”: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对隐居生活的思考。
  • “何如五柳先生”:通过对比“七松处士”与“五柳先生”,进一步强调了隐居生活的高洁与超脱。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官场与隐居的生活,以及“七松处士”与“五柳先生”,突出了隐居生活的高洁与超脱。
  • 引用典故:引用陶渊明的隐居生活,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通过对比和典故的运用,强调了隐居生活的高洁与超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逐出:象征官场的不如意和羞愧。
  • 归来:象征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安宁。
  • 七松处士:象征隐居的高洁与超脱。
  • 五柳先生:象征隐居生活的典范和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渊明”指的是谁? A. 陶渊明 B. 李白 C. 杜甫 D. 王维

  2. 诗中“五柳先生”象征什么? A. 官场生活 B. 隐居生活 C. 战争生活 D. 商业生活

  3. 诗中“逐出堪羞子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豪 B. 羞愧 C. 愤怒 D. 悲伤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与文同的《郡斋水阁闲书·闲书》都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陶渊明集》
  • 《文同诗集》
  • 《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研究》

相关查询

满江红 程古狂招集舟中 满江红·李子范学长制此赠余五九初度,次酬 满江红 八月五日联句 满江红 埃德加 其二 斯诺先生哀 满江红 其四 和杨民瞻送祐之弟还侍浮梁 满江红 蒜山怀古,西津渡同人约赋,用梅村韵 满江红 满江红 十一月六日,鲁泉董太守过宿高峣 满江红 六月十五夜,锦湖舟游和啸牧 满江红 忆旧游寄金沙王弓铭张杜若徐岐雍史兼三诸子仍用学士来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试才录用 奉公守法 遗念 屮字旁的字 屹立不动 踵结尾的成语 纨扇之捐 登开头的成语 绝对湿度 风平浪静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见字旁的字 臣字旁的字 一鼓而擒 甘字旁的字 估客乐 角抗 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