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37: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37:35
芊子名婴见汉志,一十八篇成往事。
儒家者流书不传,得此一歌犹快意。
内业六韬名目连,想见谈兵铸兵器。
造字古文书作造,说文可证神通寺。
楚王授师不到鲁,鲁亦无闻羊舌至。
芊子七十子之徒,宁无手泽存遗地。
周公庙侧土花香,宵光尚带英雄气。
此戈不与正师同,二千年上贤人制。
内倍胡三援四之,考工尺寸无殊异。
好与周公负扆图,精灵永寿人间世。
芊子的名叫婴,他的汉志被记录下来,有十八篇成为往事。儒家学者的书籍没有传播,能得到这一首歌也算是一种快意。内业的六韬与名目相连,想必能看到谈论兵器与铸造兵器的场景。造字的古文书是由造字而作,《说文》可以证明神通寺的存在。楚王授予的老师未能抵达鲁国,鲁国也未曾听闻羊舌的到来。芊子的七十个门徒,难道没有手泽留存的地方吗?周公庙旁的土壤散发着花香,夜晚的光辉依然带着英雄的气息。这把戈与正统的师傅不同,已经经历了二千年贤人的制作。内部的标准与胡三和四的工艺没有什么不同。希望能够与周公一起绘制图画,让精灵永享人间的长寿。
冯云鹏,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涉及历史、兵法等,风格深沉且富有哲理。
此诗是在对古代文献和历史人物的追忆中创作的,旨在表达对儒家思想和古代兵法的崇敬,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传承的思考。
《芊子戈续歌》是一首富有历史感和哲理思考的诗歌。诗中通过追溯历史人物芊子(即楚国的名将婴)及其门徒的事迹,展现了对儒家经典和古代军事思想的敬仰。诗的开头提到“汉志”,意在说明历史的悠久与传承,而后则提及儒家书籍的不传,反映出对传统文化的遗憾。
诗中提到的“内业六韬”和“造字古文”,显示出诗人对历史典籍的熟悉与重视。尤其是在提到“楚王授师不到鲁”时,表现出一种历史的无奈和遗憾,同时也暗示了文化传承中的失落。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周公的向往,希望能与古代贤人一同绘制理想的图景,展现出对人间长寿与和谐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和文化遗产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古代文化的追思与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反映出诗人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芊子的字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古代兵法书籍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周公庙旁有什么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