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秋声》

时间: 2025-07-28 14:50:27

诗句

庭外梧桐叶叶风,楼头过雁砌边蛩。

隔窗砧杵敲残月,唤起乡愁归兴浓。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4:50:27

诗词名称: 秋声

作者: 黄庚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庭外梧桐叶叶风,
楼头过雁砌边蛩。
隔窗砧杵敲残月,
唤起乡愁归兴浓。

白话文翻译:

庭院外的梧桐树叶在风中摇曳,
楼头飞过的大雁在石阶旁叫着虫鸣。
窗外传来砧板和杵的敲打声,
唤起我浓厚的乡愁与归家的渴望。

注释:

  • 梧桐:一种落叶树,常用来象征秋天。
  • 叶叶:形容树叶纷纷落下,生动形象。
  • 过雁:指飞过的雁,象征南飞的候鸟。
  • 砧杵:砧是用来切割的工具,杵是用来捣的工具,常用于农家生活。
  • 残月:指秋天的月亮,象征孤独与思乡。
  • 乡愁: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黄庚,字希声,号秋圃,宋代诗人。黄庚一生颠沛流离,早年失去父亲,少年时便以诗名扬。其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抒发个人情感,尤其对乡土的思念。

  • 创作背景: 《秋声》创作于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身处异地,耳闻目睹秋天的景象,触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社会背景上,宋代社会动荡,诗人常感孤寂。

诗歌鉴赏:

《秋声》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唤起诗人内心深处的乡愁。诗的开篇通过“庭外梧桐叶叶风”,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寂静,叶子随风飘落,传递出一种萧条的氛围。接着“楼头过雁砌边蛩”,既描绘了天边飞过的大雁,也暗示着迁徙与离别,营造出一种无奈的思乡情绪。第三句“隔窗砧杵敲残月”,描绘了夜晚的农家生活,砧杵声声,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孤独的氛围,暗示着人们在忙碌中也难掩思乡之情。最后一句“唤起乡愁归兴浓”,表达了诗人在自然景象与生活声响中感受到的强烈乡愁,归家的欲望愈加浓烈,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庭外梧桐叶叶风”:通过描写梧桐树的叶子在风中摇曳,勾勒出秋天的萧条与宁静。
    2. “楼头过雁砌边蛩”:大雁飞过,虫鸣声在楼头与石阶边响起,象征着离别与思乡。
    3. “隔窗砧杵敲残月”:窗外传来的生活声响,表达出一种温馨却又孤独的情感。
    4. “唤起乡愁归兴浓”:乡愁的涌动与归家的渴望,直击诗人的内心情感。
  •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相结合,使读者感受到秋天的情绪。
    • 对仗:全诗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写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归家的渴望,展现了人们在秋天这个孤独季节里的内心情感。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梧桐:象征秋天,孤独与思乡的情感。
    • 大雁:象征迁徙与离别,带有乡愁的意味。
    • 砧杵:农家生活的象征,暗示着人们的忙碌与温暖。
    • 残月:象征孤独与思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写的树木是: a) 松树
      b) 梧桐
      c) 柳树
      答案:b) 梧桐

    2. “隔窗砧杵敲残月”中的“砧杵”指的是: a) 厨具
      b) 农具
      c) 乐器
      答案:b) 农具

    3.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快乐
      b) 愤怒
      c) 乡愁
      答案:c) 乡愁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 诗词对比

    • 比较黄庚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但黄庚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而杜甫则通过家庭的情感来表现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名篇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独坐 读士特诗集 读李忠愍文集 读韩子苍吕居仁近诗 登原仲茅亭 登鹅湖妙峰亭次韵 得沖佑命 道中 次张守韵四首 次张守韵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黄门驸马 支字旁的字 鼓延 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悖理 章台之柳 交竹 泪干肠断 羊癵风 艸字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包含吻的词语有哪些 虫字旁的字 聚族而居 走字旁的字 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卖倒 包含幻的成语 鬓乱钗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