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8:2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8:28:26
读韩子苍吕居仁近诗
作者: 刘子翚 〔宋代〕
诗人零落叹才难,
二妙风流压建安。
已见词锋推晋楚,
定应臭味等芝兰。
鸿轩意气惭交吕,
凤跃声华敢望韩。
咫尺烟尘不相见,
它时惆怅隔金銮。
诗人感慨自己才华的零落与难以施展,
看似两位风流才子却压倒了建安的风采。
我已见识到那锋利的词句推崇晋楚两国,
想必他们的气味与芝兰相提并论。
鸿轩的豪情让我惭愧于交往吕氏,
凤鸣的声华又让我不敢奢望韩诗。
咫尺之间烟尘却无法相见,
不由得在他日惆怅隔着金銮。
作者介绍:
刘子翚,宋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前代文人的崇敬与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文人对前代文学的继承与反思时期,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前人(如韩愈、吕洞宾等)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自己才华不逢时的惋惜。
《读韩子苍吕居仁近诗》是刘子翚对前代文学的追慕与自我反思的结合。从开篇的“诗人零落叹才难”入手,诗人直言自己在才华上的无奈与痛苦,展现了对自身境遇的深刻体验。接下来的“二妙风流压建安”则是对当时杰出文人的描述,体现了诗人对文学风采的重视与对自我才华的自卑。
诗中“已见词锋推晋楚”一语,尽显诗人对历史文人风采的敬重,而“定应臭味等芝兰”则通过比喻,传达出对当代文人造诣的钦佩与对自己才华的自我贬低。接着的“鸿轩意气惭交吕”与“凤跃声华敢望韩”,则将自身的困境与历史巨匠的光辉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对高远理想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两句“咫尺烟尘不相见”与“它时惆怅隔金銮”,则传达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虽近在咫尺,却因世事烟尘而无法相见,表现出对友人、对文人之间情谊的惆怅与渴望,形成了诗歌结尾的情感高潮。
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既有对过往文人的敬仰,也有对当下自身处境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卓越的文学才华与深邃的思想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文人的追思与自我反思,展现了对文学的敬仰与对自身境遇的感慨。诗人用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深刻反映了文人对才华、友谊与人生的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的表现力,还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自身局限的深思。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建安”主要指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凤跃”象征着__。
判断题:诗人对吕洞宾的态度是自愧不如。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