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2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24:49
《浣溪沙》
晏几道
浦口莲香夜不收。
水边风里欲生秋。
棹歌声细不惊鸥。
凉月送归思往事,
落英飘去起新愁。
可堪题叶寄东楼。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在莲香弥漫的水边,秋风渐起,舟歌轻吟,惊扰不了鸥鸟。凉爽的月光让人思念往事,落花随风而去,唤起新的愁绪,令人不禁感慨,能否在东楼上写下这份情感。
作者介绍:
晏几道(约1030—1115),字善邪,号东坡,晚号“卧云”,是宋代著名的词人,擅长小令,作品以情感细腻著称。他的词风格清新婉约,尤以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个人情感丰富的时期。晏几道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往事的缅怀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浣溪沙》是晏几道的经典之作,以其清丽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著称。全篇通过描写夜晚湖边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丰盈的氛围。开篇的“浦口莲香夜不收”,莲花的香气在夜晚弥漫,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然而,随着“水边风里欲生秋”的出现,秋风的来临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
诗中“棹歌声细不惊鸥”,更是体现了词人对自然和谐的追求,细腻的划船歌声在清澈的夜空中回荡,给人一种不扰宁静的优雅感。接着,词人通过“凉月送归思往事”引入了个人情感的回忆,月光的清凉让人思绪万千,唤起对往事的追忆和对人生的感慨。
最后两句“落英飘去起新愁,可堪题叶寄东楼”,则将情感升华,落花随风而去,象征着无常与失落,而“东楼”则成为了寄托思念与情感的象征。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事变迁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往事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细腻而深邃,富有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莲香”主要代表了什么?
A. 纯洁与美好
B. 哀伤与失落
C. 秋天的气息
“棹歌声细不惊鸥”这句中,“不惊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安静和谐
B. 悲伤孤独
C. 激情澎湃
诗中提到的“东楼”象征着什么?
A. 归乡的路
B. 思念与寄托
C. 迷失的方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