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饭石壁下逢僧附船还叫岩寺明石山如平台曰赭》

时间: 2025-07-30 05:30:36

诗句

昼饮石壁下,苍苍云树寒。

忽逢一僧来。

欲趁扁舟还。

云住叫岩寺,共看赭亭山。

挥袂忽而起,绝磴跻复攀。

揖我少辍棹,步凉同扣关。

日落南风起,不知流下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5:30:36

原文展示:

昼饮石壁下,苍苍云树寒。
忽逢一僧来,欲趁扁舟还。
云住叫岩寺,共看赭亭山。
挥袂忽而起,绝磴跻复攀。
揖我少辍棹,步凉同扣关。
日落南风起,不知流下滩。

白话文翻译:

在石壁下白天饮酒,苍苍的云和树木显得寒冷。
忽然遇见一位僧人来,想借着小船返回。
云停下来呼唤岩寺,我们一起欣赏赭亭山。
挥手告别,忽然起身,攀登那陡峭的石阶。
向我致意,稍微停下划桨,步伐轻松一起进关。
夕阳西下,南风渐起,不知不觉流下了滩涂。

注释:

  • 昼饮:白天饮酒。
  • 苍苍:形容色彩灰暗或阴冷。
  • :僧人,佛教出家修行之人。
  • 扁舟:小船。
  • 云住:云朵停留。
  • :呼唤。
  • 赭亭山:山名,赭色的山。
  • 挥袂:挥动衣袖,表示告别。
  • 绝磴:陡峭的台阶。
  • 揖我:向我致意。
  • 少辍棹:稍微停下划桨。
  • 步凉:步伐轻松,气候凉爽。
  • 扣关:指到达关口。
  • :河滩,水边的沙土。

典故解析:

“赭亭山”可能与古代文人雅士的游览和交流相关,是古诗中常见的自然景物,象征着隐逸与闲适生活。僧人出现在诗中,体现了道教和佛教的交融,暗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黎廷瑞,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游览自然时,抒发对山水的热爱和与僧人邂逅的惬意,表现了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于石壁下饮酒的情景,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诗中“苍苍云树寒”的景象,渲染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紧接着出现的僧人,给这个清冷的环境带来了生气与温暖,诗人想借小舟与僧人一同回归,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

“云住叫岩寺”的描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人和僧人共同欣赏赭亭山的美景,象征着他们对生活的同样追求。“挥袂忽而起,绝磴跻复攀”则描绘了诗人告别的瞬间,透出一种洒脱和不舍的情感。最后一句“日落南风起”,以自然景象作为背景,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语言简练却意蕴深远,蕴含着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体现了宋代诗人的深邃思想和高雅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昼饮石壁下:白天在石壁下饮酒,设置了一个悠闲的场景。
  2. 苍苍云树寒:环境的描写,云和树木透露出一丝寒意,增强了孤独感。
  3. 忽逢一僧来:突然遇见一位僧人,打破了寂静,增加了人际互动。
  4. 欲趁扁舟还:想借小船返回,表现了对自然的依恋和归属感。
  5. 云住叫岩寺:云停住,呼唤岩寺,象征着人与自然的交流。
  6. 共看赭亭山:一起欣赏山景,体现了和谐共处的情感。
  7. 挥袂忽而起:挥手告别,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8. 绝磴跻复攀:攀登陡峭的石阶,象征着追求与努力。
  9. 揖我少辍棹:向我致意,稍微停下,展示了友谊的温暖。
  10. 步凉同扣关:步伐轻松,共同进关,表达了心灵的契合。
  11. 日落南风起:日落时分,南风渐起,暗示时间的流逝。
  12. 不知流下滩:最终沉浸在自然之中,忘却了时间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苍苍”形容天空和树木,增强意象的丰富性。
  • 拟人:将云拟人化,赋予云呼唤的行为,增添了生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日落南风起”与“云住叫岩寺”,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淡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石壁:象征坚固与静谧,代表自然的雄伟。
  2. 云树:象征变化与悠闲,体现出自然的灵动。
  3. 僧人:象征智慧与内心的平静,代表了隐逸生活的理想。
  4. 赭亭山:象征美丽的自然景观,是诗人向往的生活。
  5. 日落南风: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富有哲理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苍苍云树寒”所描绘的是什么样的环境?

    • A. 温暖阳光
    • B. 寒冷阴冷
    • C. 风和日丽
  2. 诗人遇见的是什么人?

    • A. 渔夫
    • B. 僧人
    • C. 旅人
  3. 诗中提到的“赭亭山”象征什么?

    • A. 生活的喧嚣
    • B. 隐逸与闲适
    • C. 战斗与征服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的宁静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情感。而李白的《庐山谣》则在表达对自然的赞美中,融入了更多的豪情与奔放,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艺术与哲学》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风入松 其一 春日虎丘书所见 风入松 其十三 风入松·蔡村道中 风入松 风入松 遥知方虎电发燕市小饮 风入松 往来寮步道中 风入松·乾坤爻体两相缠 风入松 访张瑶星于松风阁不遇 风入松 风入松 漫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玉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佩珠 鬼笔 玉翼婵娟 反文旁的字 虚费词说 聿字旁的字 包含尔的词语有哪些 己字旁的字 托理 四亭八当 孙竹 状结尾的成语 余波未平 包含穑的词语有哪些 方枘圜凿 猪突豨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