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9:13
高堂初宵山月明,
长松飗飗奏清声。
清声希微坐独听,
援琴细意写得成。
调弦转轸声方起,
忽觉松风生绕指。
更深鬼哭岩前云,
夜半龙吟泽中水。
一弹一奏声缓促,
有似松风时断续。
含商流徵清复哀,
能使幽人听不足。
听不足,琴忽罢。
此时寂寂松无风,
明月满天凉露下。
在高堂初夜,明月照耀着山川,
长松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清脆的声音。
我独自坐着,听着那细微的声音,
用琴声表达出我的细腻情感。
调弦的声音刚一响起,
我忽然感到松风轻轻拂过手指。
越往深处,岩前隐隐传来鬼哭声,
夜半时分,龙吟声在泽水中回响。
一弹一奏,声调时缓时急,
这声音就像松风时断时续。
琴声中含有商音与流徵,清晰而又哀怨,
使得幽人听得意犹未尽。
听得不够,我的琴声停了。
此时松树静默无风,
明亮的月光洒满天际,凉爽的露水在下面。
释宗泐,明代高僧,擅长诗文,作品多体现其对自然的感悟与哲理思考。其诗风清新雅致,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索。
此诗写于一个清凉的夜晚,作者在高堂之上,借助琴声与自然景物的交融,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美的赞美,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风入松》以清幽的夜景为背景,通过山月、松风与琴声的交融,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开篇以“高堂初宵山月明”引入,夜色中的明月照耀着山川,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长松在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清脆的声音,似乎与诗人的琴声相呼应,形成一种和谐的自然音乐。
诗人在此刻独坐,细细倾听这清声,表现出他对音乐与自然的深刻理解。调弦的瞬间,松风轻拂,带来一阵清凉,仿佛自然与音乐融为一体,诗人与自然的交流愈加深入。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更深的情景,随着夜的加深,鬼哭声和龙吟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对比的意境,表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神秘感。
最后,琴声停歇,松树静默无风,月光洒满天际,诗人似乎在这一瞬间达到了与自然的和谐共鸣。整首诗在表达孤独感的同时,也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情与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反映了人对宇宙的思索与对自我内心的探索。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孤独的感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同时也反映了对音乐的深刻理解与情感寄托。
诗中提到的“长松”主要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孤独
B. 坚韧
C. 哀怨
诗中“调弦转轸声方起”意指什么?
A. 音乐的开始
B. 思考的深化
C. 夜色的加深
诗的整体基调是怎样的?
A. 欢快
B. 哀伤
C. 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