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1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15:26
长安晓望寄程补阙
作者: 司空曙 〔唐代〕
迢遰山河拥帝京,
参差宫殿接云平。
风吹晓漏经长乐,
柳带晴烟出禁城。
天净笙歌临路发,
日高车马隔尘行。
独有浅才甘未达,
多惭名在鲁诸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长安的高处,望着帝京的壮丽景象。山河迢迢,帝都雄伟壮丽,宫殿高低错落,接入云端。晨风拂过,清晨的乐声在长乐宫中传来,柳树的枝条在阳光下轻轻摇曳,烟雾缭绕,飘出宫廷的禁区。天色晴朗,笙歌响起,乐声在道路上回荡,随着日升,车马在尘埃中缓缓前行。诗人感慨,自己才学肤浅,无法展露才华,感到羞愧,因为自己的名声还停留在鲁国的普通书生之中。
司空曙,字子长,号峨山,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擅长描写山水、田园和朝暮景色,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这首诗写于唐代,诗人可能在长安期盼友人程补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与对自身境遇的感慨。长安作为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诗人借景抒情,展现了对繁华盛世的向往与自身才华未能施展的无奈。
《长安晓望寄程补阙》是一首典型的描写长安风光的诗作,诗人在清晨时分登高远望,表现出对故友的思念以及对盛世的赞美。首联“迢遰山河拥帝京,参差宫殿接云平”,通过对长安的壮丽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唐朝盛世的繁荣。第二联描绘了晨风中传来的乐声与柳絮轻随的清新气息,意象生动,情景交融,仿佛让人置身于那宁静而美好的早晨。
诗的后四句则转向内心,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自卑与对社会的无奈。特别是“独有浅才甘未达,多惭名在鲁诸生”,诗人以鲁国书生自谦,展现了他对自身局限的深刻反思,正是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在描绘美景与自省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添了深度与厚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长安的壮丽景色与表达诗人内心的自省,展现了对盛世的赞美和对自身局限的沉思,体现了唐代文人的情怀与追求。这种情感在繁华与孤独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诗作具有了更深层的哲理思考。
诗中“迢遰”意为: A. 近远 B. 遥远 C. 亲密 D. 繁华
“独有浅才甘未达”表达了诗人的: A. 自豪 B. 自谦 C. 忧虑 D. 高兴
诗中提到的“长乐宫”是指: A. 一座山 B. 一条河 C. 一座宫殿 D. 一个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