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雨后观新荷》

时间: 2025-07-27 11:01:52

诗句

中夜平旦尔,净把天宇洗。

此时气之清,隐映如有体。

挹之莫可得,挥之不能靡。

外不隔毛发,内透彻心髓。

轻清孰为天,天也不离此。

因行过东湖,荷叶恰新美。

柔茎柄圆盖,嫩绿出清泚。

下承之浮萍,铺锦杂青紫。

洒洒无一尘,生意正济济。

欲辩已忘言,无声臭至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1:01:52

原文展示

雨后观新荷
作者: 包恢 〔宋代〕

中夜平旦尔,净把天宇洗。
此时气之清,隐映如有体。
挹之莫可得,挥之不能靡。
外不隔毛发,内透彻心髓。
轻清孰为天,天也不离此。
因行过东湖,荷叶恰新美。
柔茎柄圆盖,嫩绿出清泚。
下承之浮萍,铺锦杂青紫。
洒洒无一尘,生意正济济。
欲辩已忘言,无声臭至矣。

白话文翻译

在深夜和黎明时分,洗净了整个天空。
此时的空气是那样清新,仿佛有形体在隐映。
想去挹取却无从得之,想去挥散却无法逃避。
外部不隔一根细毛,内心却透彻心髓。
轻清的东西是什么,天又不离此时此地。
我在东湖边行走,看到荷叶格外新美。
柔软的茎和圆形的盖,嫩绿的荷叶映照在清水中。
浮萍在下面承托,铺成锦缎般的青紫。
一片洁净没有一丝尘埃,生命的气息正生机勃勃。
想要辩说却已忘言,寂静中散发着芬芳的气息。

注释

字词注释

  • 平旦:指凌晨,天刚破晓的时候。
  • 气之清:形容空气清新。
  • 隐映:隐约地映照。
  • 挥之不能靡:想要挥去却无法消散。
  • 心髓:指内心的精髓。
  • 生意:指生机和气息。

典故解析
此诗通过描绘雨后清新的荷叶,表现了自然之美和内心的宁静,传达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包恢,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常以清新脱俗、自然流畅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雨后,诗人通过对荷叶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清新气息的追求。

诗歌鉴赏

《雨后观新荷》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清新气息的诗歌。诗人在雨后,看到东湖边的新荷,给予了细致的描绘。诗的开头通过“中夜平旦尔,净把天宇洗”展现了雨水洗净天空后的清新气息,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诗人以“隐映如有体”来形容此时的空气,似乎在说清新的气息是有形的,令人心醉。

诗中“挹之莫可得,挥之不能靡”一句,表现了诗人对这份清新气息的感受,想要把握却又无从得之,体现出一种心灵的追求与无奈。之后,诗人描绘荷叶的细节,“柔茎柄圆盖,嫩绿出清泚”,生动地展现了新荷的美丽,仿佛使读者置身于自然之中,感受到那份生机。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融入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意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令人感到一份清新与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中夜平旦尔,净把天宇洗:描述了雨后清新的时刻。
  2. 此时气之清,隐映如有体:空气清新,似乎有形体存在。
  3. 挹之莫可得,挥之不能靡:想要把握这份清新却无从得之。
  4. 外不隔毛发,内透彻心髓:外在与内心的交融,体现内心的清澈。
  5. 轻清孰为天,天也不离此:探讨清新与天空的关系。
  6. 因行过东湖,荷叶恰新美:描绘东湖的新荷,体现自然之美。
  7. 柔茎柄圆盖,嫩绿出清泚:细致描绘荷叶的柔美与清新。
  8. 下承之浮萍,铺锦杂青紫:浮萍托起荷叶,营造出色彩斑斓的画面。
  9. 洒洒无一尘,生意正济济:表达自然的洁净与生机勃勃。
  10. 欲辩已忘言,无声臭至矣:对清新气息的赞美,已无法用语言表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空气比作有形体。
  • 拟人: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与生命。
  • 对仗:如“洒洒无一尘,生意正济济”,形成和谐的音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和谐,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与共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荷叶:象征清新、纯洁与生机。
  • 浮萍:象征生命的脆弱与依附。
  • 雨水:象征洗净与重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是哪个自然景物?
    A. 荷花
    B. 荷叶
    C. 柳树
    D. 桃花

  2. “欲辩已忘言”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自然的美好
    B. 孤独的心情
    C. 对生命的思考
    D.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展现自然之美和心灵的感悟。
  • 苏轼《水调歌头》:描绘自然的同时探讨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 包恢与李白的作品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李白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而包恢则更注重自然的细腻描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包恢诗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高开国挽诗 九月丁亥秋祀毕劳农北郊苏提干以疾不往心诗 水调歌头(吴制置猎生日) 西郊访梅约李提刑李参政八客分韵得尔字 和除夕前一日南叔兄会杨仲博杨季穆诗 念奴娇(叔母生日刘左史光祖以余春时所与为寿词韵见贶馥用韵谢之) 鹧鸪天(十五日同宪使观灯马上得数语) 赠造琴道士刘发云刘亦解致雷 次韵中秋风雨中约客叶元老有诗 赵广安挽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皮字旁的字 兀字旁的字 包含愿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妙的词语有哪些 兴利剔弊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反犬旁的字 笺传 黑字旁的字 人神共愤 老练通达 T淋巴细胞 包含骋的词语有哪些 绿林豪士 羊很狼贪 转调 刓缺 田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