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8: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8:27
八月山中夜渐长,
雨声灯影共凄凉。
遥知南郑风霜早,
已有寒熊犯猎场。
八月的山中,夜晚渐渐变长,
雨声和灯光一同带来凄凉的气氛。
遥远的南郑地区,已经感受到早来的风霜,
寒冷的熊已经闯入了捕猎的场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陆游一生经历了多次战乱,心系国家,作品多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与对时局的忧虑。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多事之秋,诗人在山中静坐,回忆往昔的战斗与生活。随着季节的变化,诗人感受到秋夜的凄凉,借此表达对南郑地区早早降临的寒霜的感慨。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又略显凄凉的秋夜场景,诗人通过“八月山中夜渐长”的描写,传达了秋夜逐渐加长的感觉,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雨声与灯影的结合,更加深了这一氛围,给人以沉重和忧伤之感。诗人在此情境中,遥想南郑的气候变化,显示出他对故乡的关心与牵挂。通过“寒熊犯猎场”的意象,诗人不仅描绘了秋季猎场的景象,也暗示了自然界的残酷与生存的艰难。这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家国的思念与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体现了陆游身为士人的责任感和人生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结合个人情感,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局的忧虑。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八月”指哪个季节的开始?
“寒熊”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同样描绘秋夜的杜甫《月夜忆舍弟》相比,陆游的诗更加侧重于自然的变化与内心的感受,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而杜甫则更多地展现了对亲情的思念与对时局的忧虑。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但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