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22:5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22:56:45
春晴
南陌争牛事已非,
彩山又近放灯期。
风和已染柳千缕,
山冷未开茶一旗。
酒病况当人别后,
春光偏在雪晴时。
道傍笑我清狂在,
马上看山细咏诗。
春天的晴天,南边的田埂上,牛耕的热闹场面已经不再;
五彩的群山又接近了放灯的时节。
和风轻拂,已经把柳树的千丝万缕染上了春色,
但山里依然寒冷,茶也尚未开张。
酒后的迷醉,尤其是在分别之后,
春光正好在雪后晴朗的时刻。
路边有人笑我清狂,
我在马背上细细吟咏着山的诗篇。
“放灯期”可指古代的一些节庆活动,如元宵节等,灯会是春天庆祝的传统活动,象征着新生和希望。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宋代著名诗人和文学家,其作品以表达忠贞报国之情和对家国命运的关切而著称。
《春晴》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动荡,陆游所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国家的忧虑为主。这首诗表现了春天的景象与内心的感慨,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春晴》是一首蕴含丰富的春日抒情诗,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开篇提到“南陌争牛事已非”,首先引入了春耕的场景,展示了春天的生机。然而,紧接着“彩山又近放灯期”则暗示着节日的气氛和人们的欢愉。诗中通过“风和已染柳千缕”的描写,传达出春风送暖的感觉,柳树的柔美与温暖的气候形成鲜明对比。而“山冷未开茶一旗”又让人意识到春天的寒意仍然存在,提醒人们对时节的变化保持敏感。最后几句,“道傍笑我清狂在,马上看山细咏诗”,则表现了诗人那种超脱于世俗的洒脱与放纵。整首诗在描绘春天的美丽之余,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思考,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出人生的无常与美好,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春晴》是哪位诗人的作品?
A. 李白
B. 杜甫
C. 陆游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南陌争牛事”,意思是:
A. 田野上牛耕的热闹场面
B. 牛在南边吃草
C. 牛的比赛
D. 牛的迁徙
诗中“道傍笑我清狂在”表现了诗人的:
A. 自卑
B. 自豪
C. 洒脱
D. 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