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0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05:28
题辛道士房
储光羲 〔唐代〕
全神不言命,所尚道家流。
迨此远南楚,遂令思北游。
先生秀衡岳,玉立居玄丘。
门带江山静,房随瑶草幽。
逍遥三花发,罔象五云浮。
自有太清纪,曾垂华发忧。
大年方橐籥,小智即蜉蝣。
七日赤龙至,莫令余独留。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推崇,隐喻了他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全诗可译为:
我全心全意不谈命运,崇尚的是道家的学说。
此刻身在南方的楚地,心中却思念北方的游历。
那位先生秀美如衡岳,宛如玉树般屹立在玄丘之上。
他的门前江山宁静,居所中瑶草幽静。
在逍遥的境界中,三花绽放,形象如五云飘浮。
自然有太清的法则,曾经也因华发而忧愁。
在大年之际才发出响声,小智慧不过是蜉蝣。
七日后赤龙将至,别让我独自留在这里。
储光羲,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对道家思想的推崇与追求。
本诗可能是在诗人身处南方时,回忆起北方的道家隐士生活,表达了对清静逍遥生活的向往。
本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向往和对隐士生活的追求。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道家的理想境界,强调了与世无争的态度。在描述“门带江山静,房随瑶草幽”时,诗人通过宁静的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平和与安宁。后半部分则通过象征性的意象,如“逍遥三花发,罔象五云浮”,展现了道家哲学中的逍遥自在,意在超脱世俗的纷扰。全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和宇宙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道家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自然、自由与内心平和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秀衡岳”指的是哪个山? A. 泰山 B. 衡山 C. 华山
“逍遥三花发”中的“三花”指的是什么? A. 三种花 B. 道教的三种境界 C. 三种人生
“小智即蜉蝣”中“蜉蝣”比喻什么? A. 长寿 B. 短暂 C. 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