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同房宪部应旋》

时间: 2025-05-21 02:39:47

诗句

衡山法王子,慧见息诸苦。

落发自南州,燕居在西土。

养正不因晦,得中宁患旅。

旷然长虚闲,即理寄行补。

四句了自性,一音亦非取。

橘柚故园枝,随人植庭户。

我地少安住,念天时启处。

宪卿文昌归,愉悦来晤语。

车骑践香草,仆人沐花雨。

长风散繁云,万里静天宇。

起灭信易觉,清真知有所。

逍遥高殿阴,六月无炎暑。

微言发新偈,粲粲如悬圃。

直心视惠光,在此大法鼓。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2:39:47

原文展示

同房宪部应旋
储光羲 〔唐代〕

衡山法王子,慧见息诸苦。
落发自南州,燕居在西土。
养正不因晦,得中宁患旅。
旷然长虚闲,即理寄行补。
四句了自性,一音亦非取。
橘柚故园枝,随人植庭户。
我地少安住,念天时启处。
宪卿文昌归,愉悦来晤语。
车骑践香草,仆人沐花雨。
长风散繁云,万里静天宇。
起灭信易觉,清真知有所。
逍遥高殿阴,六月无炎暑。
微言发新偈,粲粲如悬圃。
直心视惠光,在此大法鼓。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的智慧与宁静,表达了生活中的苦与乐。诗人提到法王子在衡山的领悟,选择出家后生活在南方,虽然远离尘世却也心中宁静。诗中强调内心的修养与自我觉悟,生活的简单与自然,以及与贤者的交流。最后描绘了四季的变化与舒适的环境,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对真理的理解。

注释

  1. 法王子:指的是高僧,可能是指某位法师的称号。
  2. 落发:剃发,表示出家为僧。
  3. 养正:修身养性,保持正直。
  4. 清真:清净真实。
  5. 惠光:智慧的光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储光羲,唐代诗人,以其禅宗思想和高远的艺术境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融入佛教哲理,追求心灵的宁静与智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佛教盛行时期,诗人通过描写高僧的生平和思想,表达对内心平和与智慧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清新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而著称。诗人通过对法王子一生的描绘,展现了出家人的智慧与宁静,以及与俗世的割舍。诗中“长风散繁云,万里静天宇”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似乎在告诉我们,只有在内心平和的状态下,才能真正领悟生活的真谛。诗歌的节奏感和意象的运用,使得整首诗既有深度又不失优美,让读者在品味字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心灵的洗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衡山法王子,慧见息诸苦:描述法王子的智慧,能够消解世间的苦难。
  2. 落发自南州,燕居在西土:讲述他选择出家的过程,从南方来到西方,体现了他对佛法的追求。
  3. 养正不因晦,得中宁患旅:修身养性不因外界的黑暗而动摇,得到了内心的宁静。
  4. 旷然长虚闲,即理寄行补:心灵的空灵和闲适,使他能更好地理解和补充生活的道理。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车骑践香草,仆人沐花雨”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长风散繁云”比喻内心的清明,象征着心灵的自由。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内心的修炼与智慧的觉醒,通过法王子的故事,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哲理的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法王子:象征智慧与超脱。
  2. 橘柚:家乡的象征,表达对自然和故土的怀念。
  3. 长风:象征自由与心灵的畅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法王子”主要代表什么?

    • A. 权力
    • B. 智慧
    • C. 财富
  2. 填空题:诗中“车骑践香草,仆人沐花雨”体现了对_____生活的向往。

  3. 判断题:诗的主题是关于对财富的追求。(对/错)

答案

  1. B. 智慧
  2. 自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同样表现了自然与宁静,但更多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储光羲则更侧重于内心的修养和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暮吟望 晓过灵石 萤火 题画 芙蓉 九月十五夜中庭闲步作 春日杂兴之一 绿水曲 次友仁泊舟虎丘独步 龙兴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珩佩 倒八字的字 雨字头的字 炎旱 木字加见字念什么_木字加笔画汉字读音详解 shu的汉字全收录_shu的汉字写法详解 深切著明 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形于辞色 三点水一个心汉字解析_三点水偏旁汉字详解 風字旁的字 殊卓 高屐 包含芦的成语 进德脩业 梓的拼音及汉字解析_梓的读音与书写详解 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鸽的词语有哪些 战争贩子 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