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8:1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8:19:28
栽竹养松人去尽,
空闻道士种桃花。
昨来一夜惊风雨,
满地残红噪暮蛙。
种竹养松的人已都离去,
只听见道士在种桃花。
昨夜一场暴风雨惊扰了我,
满地的残花伴着蛙声在傍晚喧闹。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受到王维、李白等人的影响,崇尚自然,擅长描绘山水景色。黄庭坚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宋代诗坛的重要人物。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在诗人闲暇之余,感受自然景色与人事变迁。诗中反映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人事交错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现了对逝去时光和人事变迁的无奈。开头两句中的“栽竹养松”与“道士种桃花”形成鲜明的对比,前者代表了隐士的修行与平静,后者则象征着人间的繁华与变化。接下来的“昨来一夜惊风雨”,则是突如其来的变故,暗示着生命的无常和自然力量的不可预测,给人以深深的震撼。最后一句“满地残红噪暮蛙”,用意象丰富了整个画面,残花与蛙声共同构成了一种凄凉而又生动的气氛,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叹。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成功,竹、松、桃花、风雨、蛙声等都成为了诗人情感的载体,既表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变幻,也隐含着对人世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引导读者在感受自然美的同时,思考生命的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事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哲理的探讨,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深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植物有哪些?
a. 竹、松、桃花
b. 柳、梅、菊
c. 树、花、草
答案:a
诗的主要意象是?
a. 竹子
b. 桃花
c. 风雨与蛙声
答案:c
诗中提到的自然现象是什么?
a. 日出
b. 风雨
c. 雪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黄庭坚的自然描写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似,均通过自然景物反映个人情感。但黄庭坚更强调人事的变迁与无常,而王维则更多表现出一种宁静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