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秋》

时间: 2025-04-28 01:39:15

诗句

洗涤炎埃宿雨晴,井梧一叶报秋声。

气从缇室葭莩起,风向白蘋洲渚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39:15

原文展示:

秋 程颢 〔宋代〕 洗涤炎埃宿雨晴,井梧一叶报秋声。气从缇室葭莩起,风向白蘋洲渚生。

白话文翻译:

经过一夜的雨,炎热的尘埃被洗净,天空放晴。井边的梧桐树上,一片叶子落下,宣告秋天的到来。气息从缇室中葭莩的缝隙中升起,风开始在白蘋覆盖的洲渚上吹拂。

注释:

  • 炎埃:炎热的尘埃。
  • 宿雨:前一夜的雨。
  • 井梧:井边的梧桐树。
  • 缇室:古代用以测候季节变化的房间。
  • 葭莩:芦苇中的薄膜,此处指缝隙。
  • 白蘋:一种水生植物。
  • 洲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典故解析:

  • 缇室葭莩:缇室是古代用来观测节气变化的房间,葭莩指芦苇中的薄膜,这里用以形容缇室中的细微变化,象征着季节的转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程颢(1032-1085),字伯淳,号明道,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与弟程颐并称“二程”,是宋代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诗作多表现理学思想,强调道德修养和内心平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到来,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表达季节的转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时节流转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到来,通过“洗涤炎埃宿雨晴”和“井梧一叶报秋声”两句,生动地表现了雨后初晴的清新和梧桐叶落带来的秋意。后两句“气从缇室葭莩起,风向白蘋洲渚生”则进一步通过缇室中的细微变化和洲渚上的风,传达了季节转换的微妙感觉。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深刻感悟和对时节流转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洗涤炎埃宿雨晴”,通过“洗涤”和“宿雨晴”表达了雨后初晴的清新感,暗示了季节的转换。
  • 第二句“井梧一叶报秋声”,以梧桐叶落为象征,宣告秋天的到来,用“报秋声”赋予叶子以生命和语言。
  • 第三句“气从缇室葭莩起”,通过缇室中的细微变化,暗示了季节的更替,用“葭莩”形容变化的微妙。
  • 第四句“风向白蘋洲渚生”,以风在洲渚上的吹拂,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气息,用“白蘋”增添了诗意的色彩。

修辞手法:

  • 拟人:如“井梧一叶报秋声”中的“报秋声”,赋予叶子以人的行为和语言。
  • 象征:如“井梧一叶”象征秋天的到来,“缇室葭莩”象征季节的转换。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季节的转换,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表达秋天的到来,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时节流转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洗涤、炎埃、宿雨、井梧、一叶、缇室、葭莩、白蘋、洲渚。
  • 详细解释:这些词汇共同构建了一个雨后初晴、梧桐叶落、缇室中气息微变、洲渚上风吹拂的秋天景象,每个词汇都承载着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井梧一叶报秋声”中的“报秋声”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2. 诗中“气从缇室葭莩起”中的“缇室”是什么意思? A. 古代用以测候季节变化的房间 B. 一种植物 C. 一种乐器 D. 一种动物

答案: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牧《秋夕》:通过宫廷中的景象描绘秋天的寂寞和思念。
  • 王维《山居秋暝》:以山水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牧的《秋夕》与程颢的《秋》都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但杜牧的诗更多地表现了人的情感和思绪,而程颢的诗则更注重自然的变化和时节的流转。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程颢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程颢的文学成就。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济南杂诗五首 其四 济南杂诗五首 其二 济南杂诗五首 其一 闻歌怀京师旧游 姨母陇西君讳日作 杂著二首 其二 清平乐 己亥春,济原先观赋杏花 点绛唇·痛负花朝 山居杂诗 山居杂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纵放 面目黎黑 閠字旁的字 阜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与虎谋皮 瓜字旁的字 水体 日月无光 无情无义 责罚 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无话不谈 包含姿的成语 弈枰 驰系 幾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