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山居杂诗》

时间: 2025-04-26 05:28:23

诗句

瘦竹藤斜挂,丛花草乱生。

林高风有态,苔滑水无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8:23

原文展示:

山居杂诗
元好问

瘦竹藤斜挂,丛花草乱生。
林高风有态,苔滑水无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居住生活的情景:瘦弱的竹子和藤蔓斜挂在一起,丛生的花草杂乱无章。高大的树林中,轻风吹拂,树木似乎在摇曳。苔藓湿滑,水流无声,给人一种宁静而悠然的感觉。

注释:

  • 瘦竹:细长的竹子,形态瘦削。
  • 藤斜挂:藤蔓斜挂下来,显示出自然的生长状态。
  • 丛花草乱生:指花草生长得杂乱,体现自然的自由与不拘一格。
  • 林高风有态:高大的树林中,风吹过,树林似乎有了情态,表现其生动与灵动。
  • 苔滑水无声:湿滑的苔藓上,水流静静流淌,给人一种幽静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250年-1320年),字子静,号山谷,元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题材广泛,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元好问的诗歌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山居杂诗》创作于元代,正值南宋灭亡后,元朝初期,社会动荡。诗人选择隐居山林,寄情于自然,表达对世俗生活的逃避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山居杂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与享受。诗的开头以“瘦竹藤斜挂,丛花草乱生”两句,勾勒出一个生机盎然的自然世界,表现出一种自然的混沌与生机,给人以舒适与惬意的感受。接下来的“林高风有态,苔滑水无声”,则通过描写风与水的状态,进一步渲染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整首诗没有复杂的情感纠葛,反而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诗中“瘦竹”与“丛花草”的描写,既体现了自然的清新,又反映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追求。而“林高风有态”则通过拟人的手法,赋予自然以情感,使得环境看似有生命,增强了诗的生动感。最后一句“苔滑水无声”更是以静谧的意象,营造出了一个远离尘嚣的理想世界,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瘦竹藤斜挂:描写了自然中瘦竹与藤蔓的状态,表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的画面。
  2. 丛花草乱生:花草的茂盛与杂乱,隐含了自然的生机与自由。
  3. 林高风有态:树林高耸,风吹过时,树木似乎有了一种活跃的姿态。
  4. 苔滑水无声:苔藓湿润,水流静默,传达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拟人:如“风有态”,赋予无生命的自然以情感,增强了画面的动感。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了对称美,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现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理想化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瘦竹:象征坚韧与清雅,表达了自然的纯粹之美。
  • 藤蔓:代表生命的延续与连接,体现了自然的交融与共生。
  • 高林:象征着高远与宁静,表现了超然物外的理想状态。
  • 苔滑:象征着湿润与静谧,传达出一种心灵的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瘦竹藤斜挂”中的“瘦竹”指的是: A. 矮小的竹子
    B. 细长的竹子
    C. 茂密的竹子

  2. 诗中“苔滑水无声”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A. 热闹与喧嚣
    B. 宁静与幽雅
    C. 动荡与不安

  3. 诗人通过什么手法让自然显得更加生动? A. 对仗
    B. 拟人
    C. 比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1.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山居生活,强调自然的宁静与人心的安宁。
  2. 李白《庐山谣》:虽风格不同,但同样表现出对山水的热爱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山水田园诗选评》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送朱放 书情献相公 留别邹绍刘长卿 自云阳归晚泊陆澧宅 奉试水精环 一公新泉(一作题灵一上人院新泉) 荆溪馆呈丘义兴 宿天竺寺 送薛居士和州读书 宿法华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框儿的字 包含载的词语有哪些 撒水拿鱼 麻字旁的字 疋字旁的字 条陈 瓶储 朝奏暮召 包含瞪的词语有哪些 斗字旁的字 众駴朋疑 从艺 黍字旁的字 齿如齐贝 家无斗储 计伐称勋 引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