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2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8:23
山居杂诗
元好问
瘦竹藤斜挂,丛花草乱生。
林高风有态,苔滑水无声。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居住生活的情景:瘦弱的竹子和藤蔓斜挂在一起,丛生的花草杂乱无章。高大的树林中,轻风吹拂,树木似乎在摇曳。苔藓湿滑,水流无声,给人一种宁静而悠然的感觉。
元好问(1250年-1320年),字子静,号山谷,元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题材广泛,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元好问的诗歌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这首《山居杂诗》创作于元代,正值南宋灭亡后,元朝初期,社会动荡。诗人选择隐居山林,寄情于自然,表达对世俗生活的逃避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山居杂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与享受。诗的开头以“瘦竹藤斜挂,丛花草乱生”两句,勾勒出一个生机盎然的自然世界,表现出一种自然的混沌与生机,给人以舒适与惬意的感受。接下来的“林高风有态,苔滑水无声”,则通过描写风与水的状态,进一步渲染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整首诗没有复杂的情感纠葛,反而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诗中“瘦竹”与“丛花草”的描写,既体现了自然的清新,又反映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追求。而“林高风有态”则通过拟人的手法,赋予自然以情感,使得环境看似有生命,增强了诗的生动感。最后一句“苔滑水无声”更是以静谧的意象,营造出了一个远离尘嚣的理想世界,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现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理想化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
“瘦竹藤斜挂”中的“瘦竹”指的是:
A. 矮小的竹子
B. 细长的竹子
C. 茂密的竹子
诗中“苔滑水无声”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A. 热闹与喧嚣
B. 宁静与幽雅
C. 动荡与不安
诗人通过什么手法让自然显得更加生动?
A. 对仗
B. 拟人
C. 比喻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