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舟行杂咏四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6 00:13:36

诗句

鬖鬟覆额小渔娃,雨立船头唤卖虾。

湿透单衣浑不觉,一枝擎出水犀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13:36

原文展示:

鬖鬟覆额小渔娃,
雨立船头唤卖虾。
湿透单衣浑不觉,一枝擎出水犀花。

白话文翻译:

小渔娃的头发湿漉漉地贴着额头,
他在船头站着,呼喊着卖虾。
尽管单衣已经湿透,他却浑然不觉,
手中高高举起一枝水中盛开的犀花。

注释:

  • 鬖鬟:指的是小孩的发型,通常指的是头发散乱或湿漉的样子。
  • 渔娃:渔家小孩,指从事渔业的家庭中的孩子。
  • 雨立:在雨中站立,强调了天气的湿润。
  • 卖虾:指小渔娃在叫卖虾,表现了渔民的日常生活。
  • 湿透单衣:形容衣服已经被雨水浸湿,突显环境的恶劣。
  • 水犀花:指一种生长在水边的花,可能象征着自然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承培元,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主要以其诗作流传,风格多样,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生活困苦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小渔娃的生活景象,反映了当时渔民的艰辛和儿童的纯真。

诗歌鉴赏:

《舟行杂咏四首 其二》通过生动的画面描绘了一个小渔娃在雨中叫卖虾的情景,展现了渔民生活的艰辛与孩子的天真。首句“鬖鬟覆额小渔娃”勾勒出小渔娃湿漉漉的样子,既表现了天气的湿润,也传达了孩子在逆境中依然活泼的形象。第二句“雨立船头唤卖虾”则直接展现了小渔娃的生活状态,他在雨中依旧专注于卖虾,体现了渔民对生活的坚韧和不屈。

在第三句“湿透单衣浑不觉”中,诗人通过对小渔娃的衣服湿透的描述,反映了他对外界环境的无知与无惧,表现了孩子的天真无邪。最后一句“一枝擎出水犀花”则是诗中的点睛之笔,水犀花的意象不仅美丽,还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自然的美好,将全篇的情感提升到一种更为积极的境界。整体而言,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绘小渔娃的形象,湿漉的头发表现了雨天的环境,突出了他的童趣和纯真。
    • 第二句:直接描述小渔娃在雨中叫卖,展示了渔民的生活状态和他对生计的坚持。
    • 第三句:强调了小渔娃的无忧无虑,尽管身处恶劣天气,他依旧专注于自己的事情。
    • 第四句:用“水犀花”作为结尾,寓意美好和生机,给整首诗增添了希望的色彩。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将小渔娃的形象与自然环境联系,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拟人:小渔娃的举动和状态表现出一种生命的活力,赋予了自然以人的情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中心思想在于表现儿童的天真与坚韧,以及渔民生活的艰辛,彰显了自然美与生命力。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小渔娃:象征着纯真和童趣。
    • :象征着艰难的生活环境。
    • 水犀花:象征着生命的美好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小渔娃的头发是如何形容的?

    • A. 整齐
    • B. 干燥
    • C. 湿漉漉
    • D. 清爽
  2. 小渔娃在雨中做什么?

    • A. 玩耍
    • B. 唤卖虾
    • C. 休息
    • D. 钓鱼
  3. “湿透单衣浑不觉”中的“浑不觉”指的是什么?

    • A. 感觉
    • B. 忽视
    • C. 快乐
    • D. 无知

答案

  1. C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清明上河图》中的场景描写。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现了生活的艰辛与乐观。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承培元的作品都描绘了生活的苦难,但承培元更侧重于儿童的纯真与坚韧,而杜甫则更强调国破家亡的沉重。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记》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最高楼 晚至玉带桥行散,倚栏照水,悢然有怀 最高楼(寿七十) 最高楼 最高楼(乡老十人皆年八十,淳熙丁酉三月十九日,作庆劝酒) 最高楼 最高楼 最高楼 归来 最高楼(寿黄宰七月十六日) 最高楼 最高楼 登原白斋中露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鱼字旁的字 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斗筲之器 风从响应 无全牛 刻薄寡恩 血字旁的字 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臣字旁的字 仰事俯育 大气磅礴 明并日月 包含终的词语有哪些 镂骨铭心 疏开头的成语 匕字旁的字 耳刀旁的字 潘令 战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