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3: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3:03
原文展示:
拟古八首 陈普 〔宋代〕
共工昔暴怒,触折不周山。 此枢太室上,飘落三江间。 枢纽一飞播,满空悉颠翻。 北斗堕其柄,文昌失厥官。 彗星化为跖,搏人以为餐。 天狗行地上,头戴方山冠。 武夷有巨人,方持钓鱼竿。 中宵投袂起,容貌何桓桓。 欲扶紫薇坦,坐使天下安。 复逢驩兜来,被发据其关。 拂衣返空翠,弹琴弄潺湲。 烟霞别一天,回首谢髦蛮。
白话文翻译:
共工曾经暴怒,撞断了不周山。 这枢纽在太室山上,飘落在三江之间。 枢纽一旦飞播,满天空都颠翻了。 北斗星失去了它的柄,文昌星失去了它的官位。 彗星变成了跖,搏击人类作为食物。 天狗在地上行走,头上戴着方山冠。 武夷山有个巨人,正拿着钓鱼竿。 半夜挥袖而起,容貌多么威武。 想要扶持紫薇星,使天下安定。 又遇到驩兜来,披发占据关口。 拂衣返回空翠之地,弹琴弄水声。 烟霞另成一天,回首告别蛮荒。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深受古代神话和传说的影响,善于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陈普拟古系列中的一首,通过古代神话故事来表达对社会动荡和政治混乱的忧虑,以及对安定和平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神话意象,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世界。共工的暴怒触折不周山,象征着社会秩序的崩溃和自然界的灾难。北斗和文昌的失位,预示着政治和文化的混乱。彗星化为跖,天狗行地,武夷巨人持竿,这些意象都充满了动荡和不安。然而,诗中的巨人中宵投袂起,欲扶紫薇坦,表达了对安定和平的渴望和努力。最后,拂衣返空翠,弹琴弄潺湲,烟霞别一天,回首谢髦蛮,则是一种超脱和归隐的情怀,显示了诗人对现实的超然态度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古代神话故事,表达了对社会动荡和政治混乱的忧虑,以及对安定和平的向往。诗中的巨人形象象征着希望和力量,而最后的归隐和超脱则显示了诗人对现实的超然态度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共工”是古代神话中的什么神? A. 水神 B. 火神 C. 风神 D. 雷神
“不周山”在古代神话中有什么特殊意义? A. 天柱之一 B. 地柱之一 C. 山神居住地 D. 水神居住地
诗中的“武夷巨人”象征什么? A. 希望和力量 B. 灾难和暴力 C. 政治和文化的混乱 D. 社会秩序的崩溃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