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07:4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07:43:07
能使妖魔胆尽催,
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
回首相看已是灰。
打一玩物
全诗翻译:
能让妖魔胆战心惊的东西,身子像束缚的丝绸,声音如雷鸣。一声震响让人感到恐惧,回头一看已经变成灰烬。
此诗虽然没有明确的典故,但暗示了中国民间对于妖魔的恐惧和对气氛的渲染。诗中提到的“妖魔”与传统文化中鬼怪的形象相契合,而“雷声”则常常被用作震慑之象。
曹雪芹(1715年-1763年)是清代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最为人知的作品是《红楼梦》,他在其作品中展现了超凡的艺术才华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灯谜在这一节日中尤为流行,此诗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创作,旨在通过诗句引发人们对灯谜的兴趣和参与。
这首诗通过对比与隐喻,将一个玩物的特性生动地展现出来。开头提到“妖魔”的胆战心惊,立刻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接着通过对玩物形态的描绘,给人一种轻盈而又力量十足的感觉。“身如束帛气如雷”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展示了玩物在使用时的威力与气势,似乎在提醒人们即便是细软的物品也能产生巨大的震撼力。
最后两句“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是灰”则引领出一种戏剧性的转折,震撼的声音让人惊恐,而背后却是无声的毁灭,带有一种深沉的哲理意味。这不仅是对玩物的描述,更是对人类情感与命运的隐喻,暗示着生活中的脆弱与无常。
整首诗通过描述一种玩物的威力,反映了人类对自然与命运的敬畏与思考,传达出一种即使在平凡事物中也潜藏着不可忽视的力量与危险。
意象词汇:
诗中提到的“妖魔”代表什么?
诗中“身如束帛”是什么意思?
诗中最后一句提到的“已是灰”暗示了什么?
答案:
《静夜思》与《元宵灯谜》都展现了对时间流逝与生命脆弱的深刻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思乡情怀,而后者则通过玩物的威力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与思考。